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部分,從白蛇傳開始,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的很好奇,比起和尚來,道士們似乎對傳道並沒有多少的熱心。比如後世,斷了傳承的道派比比皆是,倒是不少商人看中了其中的商機,承包了道觀,作為斂財的工具。

然而在遼人的地盤,卻看到了一個小道士。

只聽這個道士說:“貧道是為這佛像而來。”說著伸手一指廂房內早已殘破不堪,幾乎看不出原樣的佛像。

(未完待續)

第478章、來了

為佛像而來,這倒是奇怪了。這個破爛的佛像有什麼好看的。

這樣想著,便也這樣問了。“道長,國內沒有佛像嗎?”

那道士說:“國內是有佛像,但是貧道發現這國內的佛像與國外的不同。”

“哦?怎麼個不同?”

“境外佛像大多,身材勻稱,其佛與菩薩像一般都體型高大;前額較寬;鼻樑高挺,眉細而長;嘴唇薄;頭髮和髻呈波紋狀,呈螺旋狀;衣服及帶飾都如印度人;衣服緊貼在身上”

那道士說起佛像來,滔滔不絕,這哪個還是個道教徒,說他是個考古學家都不為過。

不過道士這職業說他是神職者,不如說他是古代科學家更貼切。畢竟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來看,比起傳教誦神來,他們更注重研究。

就像這個道士,一說起來,便滔滔不絕。

那道士說:“真想到天竺看看,這真正的佛像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看到他說完了,寧採臣笑了笑說:“你就是去了,估計也看不到。”

道士:“為什麼?”

真想不到,道士中還有他這樣的。如果用一雙腳走到天竺,在後世可以稱之為驢友了吧!

在這時代有這樣具有實地考察精神的人絕對是個人才,可惜他就是去了天竺,估計也是看不到佛像的。不要忘了,佛教之所以東來,便是因為天竺的滅佛運動,也就是呆不下去了,才來的華夏。

既然連人都呆不下去,一尊尊石雕的佛像又怎麼可能呆得下去。

正當寧採臣剛想告訴他這一切時,突然遠方傳來了陣陣尖叫。“有鬼,救命!有鬼,救命啊!”

聲音由遠及近,聽這方向,是正奔著這寺廟而來。

所有人都動了起來,就是那道士也把劍抽到手中,並向外尋去。

那道士的劍不是桃木劍,而是金屬製成的寶劍。特有的金屬光澤,在月光的對映下,發出一水的金屬光澤。

只這把劍便知道這不是個法道士,而是個武道士。

只有習武的道士才會用金屬劍,而修法的道士更喜歡用桃木劍。這是因為桃木劍的辟邪效果更加出色。

當然,並不是說金屬劍便沒有出色的辟邪效果,而是煉製金屬劍更加麻煩,不僅耗費金錢,更需要出色的煉器術,二者缺一不可。

世人都知道,華夏人畢帚自珍的程度,一門一派的秘法,其他門派是絕對不會知道的。

如果知道了,好麼,那便是死敵了。

而即使有了技術,這金錢也是個大問題。道家講究法侶財地。

不是因為貪財,而是修煉必須。修起法來,那才是花錢如流水,沒有大財團支援,早晚花費一空。最簡單的一比,便是比擬後世的科學家,他們做研究的花費。

這時代更慘,沒有測試金屬的手段,完全靠眼力和經驗,就比如這鐵,煉過了則軟,煉不到家則脆。而無論變成哪一樣,都只能成為廢品。

這一點寧採臣知道,因為他家中就有一個煉器大師在。

看這道士身上帶的金屬劍,雖然寧採臣不知道他這劍是煉器而成,還是人工打製而成,單隻上面沒有任何法力波動,便足以證明他的身份了。

他們出屋不到二十米,便見一個身著女裝的人影向他們這邊跑來。

大概是看到這邊的人群,以及打起來的火把,那人影跑得更加賣力,叫得也更加大聲了。

其實火把對寧採臣他們沒用,只要有月光,寧採臣也好,就是魯智深林沖他們也可以輕易看清百米範圍內的景物。

反倒是打了火把,由於火光的作用,反倒是看不太遠。

人的眼睛可以輕易從黑暗看清光亮處的景物,但是反過來則不行。

雖然寧採臣他們都不是常人,但是這基本的光學原理,他們還是要遵守,除非他們可以達到無須在意法則的境界。

那女子一路快跑,很快便跑到了寧採臣他們一行人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