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部分,反元,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藥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
而這些,都已經被精巧的裝置所解決了。
張陽的這個火銃原理,是模仿清朝戴梓製造的連珠火銑,在槍身尾部做一個錐孔,再做一個比錐孔稍大的可轉動的機輪,機輪塞入錐孔,就將槍管緊密地封好了,機輪有兩個小圓槽,與外面的彈倉出孔和發射藥倉出孔相合,轉一下,將發射藥和彈丸塞入槍膛,再一轉,就將小孔轉到了其他位置,密封上了。槍機採用撞擊式隧石發火,機頭上夾有隧石,機頭前方有一打火鐮。槍機中部有引火藥倉,上置蓋啟閉,倉內亦正好與機輪細柄上的引火藥槽相合。(具體原理得結合圖片來說)
機柄也有兩個,一個用來轉動機輪,完成裝藥,裝彈頭的過程,另一個機柄,用來發射。
兩個機柄,左右兩手可以同時操作,完成一系列的動作,然後,瞄準,射擊。
說起來,有點和連擊弩類似,連擊弩也是有兩個手柄,一個在上面,用來將竹箭上弦,一個在下面,控制發射。
而這兩個機柄的作用相似,位置也相似,在上面的,用來裝填彈藥,在下面的,用來控制射擊。
火藥被事先用紙包好,做成一份一份的,每轉動一次,將一份火藥塞入,則有點類似左輪手槍的意思。
至於子彈,則是鉛彈。鉛比較軟,能夠在膛線的作用下迅速旋轉,而且,擊入人體能夠產生變形,造成更大的殺傷力。
子彈,火藥,都是貯存在槍托裡,槍托是可以開啟的,便於裝填彈藥。
達不到標準的鋼水已經被做成了鋼錠,這些細小的部件,需要鐵匠們手工打造。
由於張陽已經做出的木製的模型,雖然工匠們不明白原理,但是張陽也不需要他們明白原理,他們只是生產線上的一個環節,各人負責打造各人的零件,最後再組裝起來就可以。
在張陽的督促下,幾個工匠們經過一天的敲打,終於將所有部件都組裝了起來。
一把嶄新的火銃,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桃木的槍柄,烏黑的槍身,精心打造的兩個握柄,每一個地方,都彷彿是一個初生的嬰孩,讓張陽愛不釋手。
槍管長三十五寸,口徑零點三八寸,加上槍托,全長四十二寸,將槍托放在地上,大概到成年人的胸部下方。
以後,這個就是爭霸天下的武器了,放眼天下,捨我其誰。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元失其鹿,這鹿是我張士誠的。
“大哥,我們這個火銃,能有多厲害?”李伯升問道,這兩天,他看著張陽將這些零件拆了裝,裝了拆,最終組合成了眼前的一支長長的火銃。
“我造的連擊弩厲害嗎?”張陽問道。
“那還用說,有把連擊弩在手,三五個人圍過來我也有把握把他們全部放到。”李伯升說道。
連擊弩的最大優點,就是能連續射擊,保持一個強大的火力,只要技術熟練,完全可以以少勝多。
“有了我這把火銃,就是十幾個騎兵快馬過來,你也有機會幹掉他們。”張陽說道。
?這麼神?眾人都睜大了眼睛,望著張陽手中的武器。連那幾個打鐵的工匠,也開始以一種崇拜的眼光看著張陽。
騎兵對步兵來說,簡直就是一種難望其項背的強大,騎兵的一個衝鋒,能打掉幾倍於幾的步兵,尤其是蒙古人的騎兵,他們從小生活在馬背上,上了馬背,就像雄鷹飛上了藍天。
“來,出來,我給大家演示一下。”張陽說著,拿著手中的火銃,來到了外面。
以後得專門建一個靶場,每支火銃,都得測試合格之後,才能裝備部隊,不合格的武器,對士兵來說,那就意味著死亡。
現在,張陽來到高爐西面的空地上,在前面豎起了五個巨大的牌匾,一字排開,牌匾上面,畫著一個個圓圈,中心的那個圓圈,被塗成了紅色。
張陽向後走了二百步,轉身,看著遠處的靶心。
他熟練地拉動拉桿,將彈藥上膛,三點一線瞄準,平靜呼吸,扣動了扳機。
“嘭!”一個巨大的響聲從火銃裡發出,隨著一股黑煙冒出,一顆細小的鉛彈,呼嘯著飛了過去。
“啪!”正中靶心。
接著,他左手拉動上面的拉桿,機輪轉動,火藥和彈頭依次被裝進了槍膛,接著,錐形的機輪再次將槍膛堵得死死的。
張陽抬起槍來,瞄準第二個靶心,再次射擊。
接著,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