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部分,反元,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調轉馬頭,向後飛奔。
剛跑出兩步,就見箭頭落到了剛才自己停留的那些空地上,士兵們個個臉色蒼白,韃子什麼時候也有這種東西了?
“齊射,將韃子幹掉!”趙子雄說道。
剛扭過頭來,就發現剛才那些韃子居然跟著自己向這邊跑來,看來,剛才已經接近韃子這種弓箭的射程了,所以,韃子才會接著追擊自己,否則,就直接放箭好了。
士兵們掉轉頭,手上的天闕銃發出怒吼,消滅了一部分快速行進中的韃子,接著再次向後退去。
一天的戰鬥下來,趙子雄和潘元紹都大失所望:居然沒有什麼收穫,相反,還有兩個小隊,因為撤退不及時,損失了幾個弟兄。
“他姥姥的,這活兒沒法幹了,韃子什麼時候搞出這麼種東西來?”一個百戶大大咧咧地說道。
“我已經研究過了,韃子的這種弓箭,之所以能有這麼遠的距離,那是有火藥助推。”另一個百戶說道。
趙子雄接過百戶遞來的箭,那是從受傷的兄弟身上拔出來的,弓箭和其他的韃子弓箭一樣,唯一在箭矢的中部,綁了一個竹管,竹管都已經被燻黑了,再結合自己看到的那些濃煙,可以想象,這裡面放的絕對是火藥。
火藥燒著了之後,並沒有爆炸,而是轉化成了動力,將箭頭速度提高,從而讓箭頭飛得更遠,達到了一百五十步。
雖然自己的天闕銃能夠在三百步外射擊對方,但是,命中率並不高,靠近到二百步,才有更大的把握,原來的時候,這二百步是非常安全的,而現在,韃子的弓箭可以射到一百五十步,而韃子要是再快速突擊的話,這就有點危險了。再說,自己根本接觸不到韃子行軍中的大部隊,而是與那些外圍的探馬相對抗,對方的防禦圈就擴大了,搞得自己灰頭土臉。
情況就是如此,只能看如何應對了。
“如此的話,我們只好取消騷擾行動。”趙子雄說道。
“這可不行,那我們回去了,臉往哪裡擱啊?”潘元紹反對道。
“來之前,大哥就說過,保護自己最重要,不能把這支騎兵損耗在這種戰鬥裡,騎兵是我們最強計程車兵,好鋼得用到刀刃上。”趙子雄說道。“派兩個兄弟,將這支箭送回高郵府,讓大哥知曉韃子還有這種武器。”
“那我們就這麼放過韃子了?”潘元紹鬱悶地問道。
“當然不,我們還有機會。”趙子雄說道。
“什麼機會?”
“照著韃子的行軍速度,再過五天,韃子就會行進到清江。”趙子雄說道。
清江?眾人眼前一亮。想要到高郵府,那就必不可少地過黃河,韃子現在的行軍路線,應該會從清江過黃河。
任韃子的大部隊再多,在渡河的時候,是最危險的,遭到襲擊,很可能會有大麻煩,會演變成潰敗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自己的這些部隊,實力太弱了,總共幾千人,去襲擊對方几十萬人,即使是撿著渡河的大便宜,也不敢說有多少勝算。
而且,大哥給的任務,是來佔便宜的,不是和韃子硬碰硬,那應該是在高郵府下乾的事。
“在清江阻擊韃子,恐怕不妥吧?”潘元紹說道。
“只有我們這些人,當然不妥,但是,要是再多點人手的話,那就容易了。”趙子雄說道。
那怎麼可能,即便是大哥肯派,也沒有騎兵了啊?在這種地方,沒有現成的戰壕的話,步軍是無法抵抗韃子騎兵的。
“只要我們聯絡上汴將軍,讓他跟我們聯合起來,還不怕韃子不捱揍嗎?”趙子雄陰陰地說道。
眾人恍然大悟,臉上都有了相同的表情。
在整個行省,沒人能夠和義軍的水軍相抗衡,那些配備大炮的蒸汽機大船,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我們先趕到清江尋找合適的襲擊地點,再派幾個小隊去尋找汴將軍,儘快與他取得聯絡。”趙子雄說道。
只是,讓趙子雄沒有想到的是,幾天之後,他眼睜睜地看著韃子安然地渡過了黃河,卻還是沒有聯絡上卞元亨。
雖然有信鴿通訊,但是,那都是基於固定地點的,比如高郵府到興化,甚至到大都都有可能。
但是,要是讓信鴿在兩個運動的隊伍之間傳遞資訊,那就簡直是不可能的,信鴿傳遞訊息是基於信鴿認家的本領,但是,信鴿畢竟不是人,它怎麼會知道,要去哪裡尋找漂浮不定的那些大船?
而卞元亨,正在忙著運輸煤。
脫脫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