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萬里關山,單刀赴會(33)
偶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1章 萬里關山,單刀赴會(33),系統沙雕我添堵,一身反骨離大譜,偶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女孩卻問:“我需要一個最好的生活環境時,並沒有得到,我現在已經不需要了呀?你們給我又有什麼用?”
她從小生長在這裡,她的朋友、老師,她最愛的教練,他們都在這裡,她為什麼要走?
……
此後多年,顧陌一直致力於為國家培養優秀的運動員。
一直幹到再也幹不動了,才退休。
轉眼到了2000年,她已經快九十高齡了。
在她某天躺在躺椅裡,想著是該離開這個位面時,突然有人激動的喊她:“大姨,大姨……”
顧陌睜開眼睛,看見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
是滿枝的女兒,晏清。
戰爭結束後,滿枝致力於女性解放運動,並且的確為女性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她的女兒晏清,被她教養的很好,也經常帶著自己的兒孫過來看顧陌這個孤寡老人。
此刻,她激動的雙手顫抖,“大姨,找到我爸,找到我爸了……”
顧陌愣了半天才想起來晏清她爹是誰。
那可不就是劉肇啟嗎?
當年在戰場上失蹤,幾十年過去了,人到底是死是活都沒人知道。
滿枝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丈夫,晏清也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父親。
然而這麼多年一無所獲,到今天,才終於找到了……屍體。
是的,屍體。
他在失蹤的當年,就已經遇害,屍體早已經化成了白骨,之所以確定那具白骨是他,還是因為屍體旁邊的揹包和相機。
他的揹包裡,還有許多當年曾拍攝的照片,他將照片儲存的十分妥當,以至於幾十年過去,那些照片只是發了點黃,用來研究當年的戰爭歷史,有著很重要的歷史意義。
既然屍體都已經找到了,國家也正式將劉肇啟列入烈士名單,並且通報了他的光榮事蹟。
劉肇啟並不算出名,但也不是籍籍無名,至少在新聞界,他一直是代表著記者最高職業水準的豐碑,學新聞記者的人,都應該知道他。
尤其是近些年新聞行業質量良莠不齊,職業水準大幅度滑坡的情況下,他這種“人海燃犀嘗燭鬼,論壇主筆仰扶輪”精神,他這個用生命在與黑暗做抗爭的記者時代守望者,更是為大家所熟知,激勵了許多年輕人投身報業。
如今他的事蹟再次被官方鄭重報道,又引起了國人對那些犧牲的先輩們的緬懷。
劉肇啟曾經工作的那家報社還在,許多人不遠千里而來,只為了在報社門口獻上一束花,無聲的告訴那些犧牲的先輩:看見了嗎?如今的華國已經能擲地有聲的喊出——
“你們沒有資格在華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華國談話!”
這是你們曾夢寐以求追求的國富民強吧?
安葬他的陵園裡,也有許多人自發去拜祭。
顧陌也曾在清明節去過一次,到了墓碑上劉肇啟年輕的照片,也不知道說什麼,半晌嘆了一口氣。
“你還欠我一百銀圓呢。”
早知道活著的時候就先催你還了,哎……
青山綠水,不復此人矣。
顧陌拄著柺杖,蹣跚的離開。
這時,有兩個女生也來拜祭烈士們。
顧陌聽到穿黃衣服的問穿白衣服的:
“你不是最怕鬼了嗎?這裡到處都是墓,你怎麼不怕?”
白衣服女生說:“這陵園裡沒有鬼,只有神。”
她目光很虔誠,“神來這世間走了一趟,受盡苦難,留下光芒萬丈,便回去了,我在這裡看到的,是正義與信仰,是脊樑與勇氣。”
“這裡的每一個人,他們最早醒來,也是最早死去,他們死的時候一定會知道,無數的後輩也踏上了和他們一樣的路,唱著一樣的歌,繼續披荊斬棘,替他們看見了他們未能看見的勝利和光明。”
“我們曾在政治課上死記硬背的那些我們根本不相信的東西,卻在那樣的年代,被一群人當成了畢生的理想信念去奮鬥和犧牲,而我們在課本上勾畫的重點段落,其實已經是他們的一生了。”
“曾經在書中看到一個漢奸,看到戰爭勝利時,說如果我早知道最後會勝利,我就不會這麼做了啊,這讓我更加覺得,那些堅持到底的人到底有多麼偉大,偉大在於明知犧牲可能無法換來成功,依舊義無反顧,今天我們能驕傲的喊出泱泱華夏浩浩九州,我們能行走在北國千里冰封的雪裡,行走在南國蓄意溫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