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部分,蝶舞大唐春,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位置,他們會自己找上來。”
“那就好!你帶雯雯去辦吧。要走的路很遠,你們最好先找一個車馬行,看能不能租一輛馬車代步。”我吩咐道。
***
到前面櫃檯問了履善坊的位置,因為張說曾告訴我他的宅第位於履善坊東門之北。一問之下才知道履善坊原來就在北市之西北側,距這兒不遠。
王武備好馬車,我們向北而行,出了北市,進入兩邊都是黃土高牆的寬廣大道上,行不久便見西側出現一黑漆大門,門楣上方以方正的楷書寫著履善坊三個大字。因是白天,門大開著,我便讓王武直接將馬車駛進去。但馬車剛進去不久,就被一個穿著皂衣公服的人給攔住了,問王武我們找誰。
我走下車來說找張說張大人,他盯著我打量一眼問我從那兒來,以前怎麼沒見過我。我微笑說是從揚州來的,與張大人是朋友。他點點頭,指著不遠處一個大門道:“那主是張大人的家,記得天黑以前離開啊,我要關大門的。”
我點頭向他謝了,心知這就是此坊專門看守東坊門的人了,知道我是張說的客人,而張說又在朝廷裡做官,他仍敢如此不敬,可見洛都宵禁制度的嚴格,縱使張說這樣的朝廷高官,也不可能得到特權,在夜間隨意出入。
張說的門第雖然有點舊,但看上去仍頗為壯觀,猶其門前左右兩邊那兩個石獅子,雕刻的相當逼真,凝視著門前頗有氣勢。我走上前拍門,過得一會兒一扇門吱呀一聲開啟來,一個老人探出頭來,疑惑的望著我。
我拱手做揖,道:“揚州何同特來拜會張大人,不知張大人可在家?”
那老人點下頭道:“在,公子且來門房裡坐一會兒,小老兒去給您通報!”說著迎了我和王武進去,轉身向院裡去了。
不久就聽見張說的大笑聲,“唉呀,林生,你怎麼這麼晚才到,我這幾天一直記掛著你呢,真怕你誤了考期啊!”張說已親自迎了出來。
我忙迎上笑道:“張大人,久違了!一向可好?”
“好,好,裡面坐下說話,揚州一別已近兩個月了,林生你是什麼時候到洛陽的?”他邊走邊問。
我答道上午才到,尋得客棧安定下來後就過來了。說著到客廳裡坐定,有丫頭奉上茶來。
“林生你這就見外了,我家裡又不是沒你住的房子,你找什麼客棧?”張說埋怨。
我笑道:“倒不是和張大人見外,只是在市裡住著方便些,這種封閉的裡坊裡住著我會覺得敝屈的。”
張說大笑道:“也是,也是!看來公子你是在揚州自由慣意了。唉!你怎麼這麼晚才來,丁大人到京致仕時,我還向他問起過你,他說你不久就到,誰知不久了這麼多天,還沒到國子監報名吧?”
我點頭道:“沒呢,打算明天去。在揚州主要是一些事纏著脫不開身,這才來晚了。”
張說點點頭,“聽丁大人說你定婚了,定的都是江湖女兒?”
我點頭稱是。張說笑道:“我還說等你科舉高中後給你介紹幾個官宦小姐呢,看來是我多操心了。”
我笑道:“只要合適,張大人不妨一併介紹來,這個我是不會嫌多的。”
張說一聽,指著我大笑道:“你呀你呀,哈哈、、、、、、還真夠貪心的。”
早在壽陽時就知道張說沒什麼架子,平易近人,很好相處。現在時隔兩月再見,雖然他已回到朝廷,重據高位,卻仍如初見之時,讓我有摯友重逢之感,一點也不覺拘束,談笑晏晏,互道別來情況,十分愜意。我又向他說了黃義生爺孫倆的情況,他仍記得那個壽陽時拉二胡的老人,不免感嘆一番。
卷三 洛都風情 第二章 利劍須打磨
說起他現在在朝廷裡的情況,他長嘆一聲,面現愁容。“林生你是不知道啊,我回來後,雖是官復原職,卻已被排出政事堂,現在幾乎就是一個閒職啊!”
我心裡一沉,知道他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他在魏元忠一案中得罪了張氏兄弟才招致的。張氏兄弟在朝中如此勢大,我的科舉之路能否順利呢?
張說接著苦笑一下,說道:“不過這樣也好,我也樂得清閒。對了,我那個學生倒是十分聰敏好學,而且頗有些風雅情趣,甚投我意,什麼時候我將王爺介紹給林生你認識罷。”
我點頭說好,知他說的是臨淄王李隆基,但一個沒落的李唐皇室的王爺,我也沒放在心上。
又聊一會兒,我便起身告辭,張說問我何必如此慌急,要留我吃了晚飯再走。我笑道:“再晚天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