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蝶舞大唐春,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注的字裡行間透出來的,而對書中的見解他批駁的倒並不很激烈,很多地方還表現出由衷的讚賞。他的不滿倒象是針對這本書的存在似的,讓我不由有些奇怪。

要知這《五經正義》是對《周易》《尚書》《詩》《禮記》《春秋》這五本儒家經典的註釋彙編。儒家始祖孔老夫子一生述而作,把畢生精力都貢獻給了對這幾部古籍的整理上。夫子的儒家思想,從為人到從政,從理論到實踐,俱包含於這幾部經典中。然而秦始皇焚書坑儒,使儒學的發展出現了一個斷層,後世學者對夫子編定的這幾本經典中的含意開始有不同的理解,於是各持已見,互不相讓,遂成不同的儒家學派。貞觀時太宗有感於儒家學派之繁雜,且各派間為一些細枝末節斤斤計較,互爭長短,卻又皆不關宏旨,反而使天下士子莫知所從,而且眾派紛立也與大唐之一統不合,不利統治,遂欲一統儒術。此項偉業直到高宗永徽時,這本御令欽定的《五經正義》問世,才算完成,自此儒學完成了自己的大一統。所謂《五經正義》出而九流邪說自隱,這本《五經正義》的面世在千年儒學思上的地位足可與漢武帝那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詔令相妣美。不知身為一代大儒的謝賢古為何在其批註的字裡行間會流露出對這部享譽天下的儒家集大成之作不滿同,有機會倒要請教一下他,也許他有些我想不到的獨到見解。

一頁頁翻看下去,身心沉浸於謝賢古那些獨到而精當的批註間,不覺間一個時辰就過去了。敲門聲響,把我的心神從書卷中拉了回來。滿叔推門進來,說謝賢古午睡醒了,邀我書房會見。看這麼會兒書,我心中正好有不少學術上的問題要請教謝賢古,便合上書隨他向後面走去。

謝賢古正一人呆在書房,書案上攤有一書,我掃上一眼,認出是老子的《道德經》。他看我進來合上書,招呼我在一邊坐下,微笑道:“老夫午睡醒來本想讀會兒書,又覺百無聊賴,便找林生你過來陪我聊會兒天,你不會嫌我這老頭子煩人吧?”

我忙謙聲道:“那裡?學生正有問題欲向謝量討教呢。”

“哦?我著人送去的那兩本書你已經看了,有什麼心得和我說說?”謝賢古整下衣襟,坐正身子,隔案向我問道。

我也正襟危坐,這種師生間的學術討論,局外人看是一種高雅與神秘,於讀書人自己而言,是彼此思想的交流,是很神聖的事,容不得兒戲姿態。

“謝師的批註學生讀了,非常精到恰當,很多地方讓學生茅塞頓開,只是還有些地方無法領會謝師本意,請謝師指教。”

我開始和他就《五經正義》中的一些問題討論起來,主要就是我剛才讀他批註時不能理解或意見與他相左的地方,謝賢古頗有興致的對我的問題一一耐心做答。末了我小心翼翼的問道:“學生讀謝師的批註,覺得謝師你對這本大家都頗為稱道的《五經正義》似乎有些看法?”

謝賢古看著我面露微笑,“你讀出來了?無庸諱言,老夫不認為這本《五經正義》的出現對儒學的發展是件好事。”他稍頓一下,以緬懷的語氣感嘆道:“那些批註我做了好多年了。這些年凡我鐘意的門生都有機會讀到,二十幾年了,林生你是第二個從中讀出我不滿情緒的人。”

“第二個?”我一愣,倒不是為我這第二不是第一而不滿,只是奇怪我正問他問題,他突然就緬懷起往事來了。

謝賢古看到我的表情微笑道:“第一個讀出來,並向我提出和你剛才一樣問題那個人應算是你大師兄,他是豈今為止老夫最得意的弟子。姓姚,名崇,字元之,你可能聽說過他,五年前已經以夏官侍郎的身份同中書門下三品,參知政事,入政事堂拜相了,前不久又加封為相王府司馬。你科舉應試時可以去拜訪一下他。”

姚崇啊!我倒吸一口涼氣。此君文武兼備,先是以科舉入仕,接著卻又投身軍旅,擔任了一系列軍職,後在契丹入寇時,其軍事行動受到當時尚是武后的則天女皇賞識,官拜兵部侍郎。二十年前,唐高宗駕崩後,武后專權,廢去中宗李顯,貶其為廬陵王。改立睿宗李旦為傀儡皇帝,是年為光宅元年,武后借慧星出現對朝廷朝廷改制,將原來的中央機要之司中書省和門下省分別改為鳳閣和鸞臺,尚書省改為文昌臺,其下所轄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仿古《周禮》分別改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此番改制,武后是為插親信和武氏子弟到朝廷重要部位,為周改唐命做準備。許多大唐名臣紛紛落馬垮臺。然而姚崇以唐室舊臣身份據兵部要職,硬使武后憐其才而不捨替換。讓其兵部侍郎改稱夏官侍郎後仍據原職。後歷經周興來俊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