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部分,重生香港做大亨,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電影公司,裝置要有,演員要有,幕後團隊要有,但片場也是必須具備。最具規模,也最能體現一個電影公司實力的,是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影視基地,邵氏就在將軍澳建了自己的影視基地。嘉禾有自己的片場,但大手筆的影視基地卻沒有。
沒辦法,香港地方就那麼大,卻又是國際金融中心,土地的使用可謂是寸土寸金,邵氏有了一個影視基地,嘉禾再建一個,香港政府都不會同意。
鄒文淮將嘉禾發展成為了香港首屈一指的電影公司,雄心壯志的建立自己的影視基地這是必須的。而一番考察一下,內地才是建立影視基地的最佳地點。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員遼闊,要批多少土地建影視基地就有多少土地;加上內地如今的經濟水平還很低,批同樣的土地,內地的土地價格更優優勢。
有鑑於此,他自然對於內地的政策以及娛樂界的動向格外關注。
” 章節更新最快” 說起來,在中英聯合宣告沒有簽訂之前,歷經十數年經營的嘉禾正越來越壯大,沒有屬於自己的影視基地的缺憾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再被他放在心上。沒有就沒有吧。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中英聯合宣告簽訂之後。他也沒有產生建立嘉禾的影視基地的想法,他的心思漸漸的被地產這個行業吸引了過去,也有著多筆地產上的投資。
直到有一次在和周興盛、向勝多人閒聊之時,偶爾聽到周興盛開著玩笑的說著隨著內地的改革開放。娛樂業和旅遊業會有一個迅猛的發展,如果在內地建立影視基地,應該會很賺,他才稍微動了點心思。
後來。在聽到內地央視有意在南方某地建立一個三國城,他才真正的心動了,於是在這次見到周興盛後,把他拉了過來好好談一談。
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周興盛居然似乎也得到了內地的訊息?
原以為很看重眼前這個少年了,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對方,眼光準不說,人脈看上去也不弱於他啊。他漸漸的感覺到,眼前的這個少年突然神秘了起來。
彎彎繞繞的,同樣驚訝的周興盛自然是不知道。也不清楚自己某次隨意開口的說著在內地建影視基地未來會很賺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說過這些。
“鄒先生還真的有這個意向啊?”他搔了搔頭髮。不確定的看向鄒文淮。
””“靠,你就裝吧!”鄒文淮心下鄙視,並不認為他不知道這事,但他卻不動聲色,只是點了點頭表示這事是真的,又說道:“看來周生對這個提議很有興趣,怎麼樣,有沒有可能合作一番?”
周興盛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就笑道:“當然,響應祖國的號召嘛,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義不容辭!”
“哈哈哈、、、、、”鄒文淮高興的大笑了起來,既高興雙方可以合作,也莞爾周興盛說的可樂。
兩人又聊了一些電影方面的問題,沒多久就分別離去了。
路上,考慮著鄒文淮在內地建立影視基地的合作,周興盛打算派人去內地聯絡一下。
說起來,他和中央電視臺還是有點關係的,畢竟他旗下的“周師傅”可是和央視有過廣告合作,他個人更是白送了一份廣告策劃案給央視,有這份人情在。這次再度合作,把握還是很大的。
更何況,央視要建影視基地,多一人出份子也是好的,現在的央視雖然在影響力而言比後世霸氣得多,但在資金方面可比不了後世,還是在靠著政府撥款生存呢。
第二天,周興盛就為了這事單獨召見了一人,是派駐麗盛廣告傳媒的代表林依蓉,另外還有旗下傳媒工作室內的一名員工張勝海。
“這趟去內地尋求和央視展開合作之外,再套套他們的意思,看看有沒有能夠”重生香港做大亨 第七十一章 老溼批西遊記”以傳媒工作室的名義和他們展開聯合拍攝電視劇的可能。”周興盛說道。
在他的記憶裡,這幾年到之後的九十年代,央視可是大手筆不斷,接連拍攝了多部大製作。不論是資金的投入、演員的召集以及拍攝的時間,都是前所未有的。動輒幾十萬人參與拍攝,四五年、五六年甚至是十幾年之久的拍攝時間以及過億的資金投入。
最著名的,應當是四大名著的拍攝。
像《三國演義》,87年開始有了腹案,之後籌備,九零年開始拍攝,一直到九四年才拍攝完成,之間足足有七年之久!參與拍攝的人員,演員、龍套、群眾,幕後,總數足足有四十萬人!而投入的資金,將近兩個億人民幣,這還是許多參與拍攝的人員並沒有領片酬的情況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