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重回初三,白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天之後就得了外號“狐狸精”。這個不太雅觀的外 號很快傳開了,私底下學生說起她也都是稱呼“狐狸精”。這個稱號一開始並不帶貶意,大家只是順口起一起,後來叫出來時也只是類似“呢稱”。
但是很快有人發現胡老師有兩個男朋友。一個開轎車來接,一個騎摩托車來接。胡老師被人看到好幾次她男友在校門口等她。之後大家叫起外號來就有些恥笑之意了。
林美的感受不像同學們那麼深,而且大家上課交作業還是很配合的,沒有人跟自己的成績過不去。但就像胡老師選班委一樣,她是一個還有點熱血的年輕老師,所以她在英語課上設計了很多的互動活動。
胡老師就帶兩個班,一個一班一個十班。她放原文電影給大家看,然後要求大家寫一篇一百個單詞左右的短文來描述這個電影。現在不是百度橫行的網路世界,上網一搜很快就能搜出電影的各種簡介。
放的還是老片《魂斷藍橋》,《羅馬假日》一類。但要讓大家寫出短文來還是有些挑戰性的。胡老師會在黑板上寫出主要角色的英文名和地名供大家取用。
寫完之後,她還會挑幾個人站起來朗讀,並加以點評。
林美很少被叫到,所以她喜歡在胡老師開這種帶有遊戲和欣賞性質的課時背單詞,一心二用。
而胡老師在叫起一個人之後還喜歡跟學生交談幾句,開兩句玩笑,活躍一下課堂氣氛,相當於當堂提問了。
中國的學校教的多是啞巴英語,很多學生能流利的寫出短文不意味著他們能流暢的讀下來,或者可以當堂應對老師的提問,何況這種交流十分隨興,不像題目一樣有規律可尋。
胡老師問:“琳達,你喜歡這部電影嗎?”
全班當然都起了英文名,林美給自己起的是伊莎貝拉。
那女生回答:“是的。”
林美記得自己上次就“Ye”了一聲,然後胡老師以她為例子說這裡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