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部分,重生之權貴,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陽第一高中教學條件要比洛水縣第一高中好得多,但是,田鳳才這廝卻不在身邊,想起故友,夏小洛不禁有點鬱悶。他和田鳳才的交往的時間並不長,他卻很欣賞田鳳才的性格。讓雷霆他們給田鳳才送一千塊錢,高三了,這鳥人得補充點營養。
夏小洛的腦子早已經神遊物外,腦子裡的念頭兜兜轉轉,都是關於索羅斯狙擊英鎊的事情。後世的財經作家,在談起這件事的時候,都寫了很多讓人血脈噴張的詞彙,比如“世紀豪賭”,比如“一個人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等。讓人一看見這些詞彙,就腎上腺分泌增加,十分興奮。
夏小洛作為一個偽金融史專家,當然對這些耳熟能詳,結合前段時間,胡舒文提供的相關資料,他能清晰地整理出這個震驚全球的事件的脈絡
1992年2月7日,歐盟12個成員國簽訂了(馬斯特裡赫特條約》。這一條約使一些歐洲貨幣如英鎊、義大利里拉等顯然被高估了,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將面臨巨大的降息或貶值壓力,它們能和經濟實力雄厚的德國在有關經濟政策方面保持協調一致嗎?一旦這些國家市場發生動盪,它們無力抵禦時,作為核心國的德國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幫助這些國家嗎?
索羅斯早在《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簽訂之時已預見到歐洲匯率體系將會由於各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各自的國家利益而很難保持協調一致。一旦構成歐洲匯率體系的一些“鏈條”出現鬆動,像他這樣的投機者便會乘虛而入,對這些鬆動的“鏈條”發起進攻,而其他的潮流追隨者也會聞風而動,使匯率更加搖擺不定,最終,對追風機制的依靠比市場接納它們的容量大得多,直到整個體制被摧毀。
果然,在《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簽訂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些歐洲國家便很難協調各自的經濟政策。當英國經濟長期不景氣,正陷於重重困難的情況下,英國不可能維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國經濟發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國的利率不下調,英國單方面下調利率,將會削弱英鎊,迫使英國退出歐洲匯率體系。
此時此刻,索羅斯及其他一些投機者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卻在不斷擴大頭寸的規模,為狙擊英鎊作準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政府維持高利率的經濟政策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它請求德國聯邦銀行降低利率,但德國聯邦銀行卻擔心降息會導致國內的通貨膨脹並有可能引發經濟崩潰,拒絕了英國降息的請求。
英國經濟日益衰退,英國政府需要貶值英鎊,刺激出口,但英國政府卻受到歐洲匯率體系的限制,必須勉力維持英鎊對馬克的匯價。英國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許多金融專家的質疑,國內的商界領袖也強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復季,英國的首相梅傑和財政大臣雖然在各種公開場合一再重申堅持現有政策不變,英國有能力將英鎊留在歐洲匯率體系內,但索羅斯卻深信英國不能保住它在歐洲匯率體系中的地位,英國政府只是虛張聲勢罷了。
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在不斷地下跌,從2.95跌至2.85,又從2.85跌至2.7964。英國政府為了防止投機者使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低於歐洲匯率體系中所規定的下限2.7780,已下令英格蘭銀行購入33億英鎊來干預市場。但政府的干預並未產生好的預期,這使得索羅斯更加堅信自己以前的判斷,他決定在危機凸現時出擊。
1992年9月,投機者開始進攻歐洲匯率體系中那些疲軟的貨幣,其中包括英鎊、義大利里拉等。索羅斯及一些長期進行套匯經營的共同基金和跨國公司在市場上拋售疲軟的歐洲貨幣,使得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拆巨資來支援各自的貨幣價值。
索羅斯是這場“賭局”最大的賭徒。下完賭注,索羅斯開始等待。1992年9月中旬,危機終於爆發。市場上到處流傳著義大利里拉即將貶值的謠言,里拉的拋盤大量湧出。9月13日,義大利里拉貶值7%,雖然仍在歐洲匯率體系限定的浮動範圍內,但情況看起來卻很悲觀。這使索羅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歐洲匯率體系的一些成員國最終將不會允許歐洲匯率體系來決定本國貨幣的價值,這些國家將退出歐洲匯率體系。
1992年9月15日,索羅斯決定大量放空英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下跌至2。80,雖有訊息說英格蘭銀行購入30億英鎊,但仍未能擋住英鎊的跌勢。到傍晚收市時,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差不多已跌至歐洲匯率體系規定的下限。英鎊已處於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的邊緣。
英國財政大臣採取了各種措施來應付這場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