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部分,御前瘋子,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日湘王從宮中歸來,徑直去了書房,有些疲憊地走到窗外一看,視線卻倏地一定。那個時常坐在院中看書的女子,此刻仍是靜靜地坐在那裡眺望著遠方。他甚至有一瞬都懷疑那是一幅掛在窗前的畫,其實她早已走了,直到她回過頭來,他的心才平定下來。
她竟然沒有走。
銀燈笑了,正如以往的婉約淡雅,水紅的長裙襯得她更加動人,向他揮了揮手:“天昊,我們很久都沒有去外面踏青了,不如出去走走吧。”
她的臉色不知為何有些蒼白,而他並沒有多問,只是帶著她回到了藩地。又到了新的一年,百姓們照舊來王府領取食物,再回家歡歡喜喜地過年。
也只有在這個地方,所有人都是真心地對著他笑。
他們在丘城生活了很久,而銀燈除了臉色不太好之外,身體並無不適之處,忙裡忙外地為百姓們分憂解難,人們都說湘王殿下真是娶了個好王妃,而她聽到這些,卻只是淚光閃爍。
銀燈一直是個堅定的人,她想要分發食物,想要辦學堂,什麼事沒做完之前,縱然累壞了也不會停手。每到這時,他總會陪在她身邊,幫她完成一切想要做的事。
和睦的日子,終止在了成婚的第三年。
儘管允帝對待兄弟們很刻薄,為人卻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日夜操勞,身體終於漸漸有些不行。小太子屢次遇刺,有嫌疑的從一干皇子到一干王爺不下十人,甚至連朝中官員都有可能。
小太子尚不懂事,允帝只好咬咬牙為他排除一切後患,卻惟獨沒有對湘王下手。
有人猜測是因湘王曾在苗疆行刺一案中捨身救過他,陛下到底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可真相如何,誰都不好說。
允帝的一系列決策引起了朝中的不滿,有不少官員揚言要辭官回家,甚至有些偏激的決定挑撥他與湘王之間的關係,隨後便劫持了在回京路上的湘王妃。
銀燈出事的時候湘王人在京城,火速前去救人,而對方只是要他用命來換。他假裝同意,與埋伏好的親衛聯合演了一齣戲,抓到了刺客,揪出了幕後主使,正是當年允帝身邊的偏激派,因支援二皇子而遭到貶官,才會出此下策。
挾持王妃,威脅王爺,下場便是斬首,家中老小全部流放。
像太像了。
太像當年。
湘王依舊站在窗前,而這一次卻沒有看到銀燈在外面,只是感到一柄劍抵在他的脖子上,原本柔和的聲音冷得像冰錐:“你不可以流放他們全家。”
“犯了罪便要責罰,有什麼不可以?”他靜靜凝視著窗外,“閔若藍小姐。”
“”銀燈驟然一驚,短劍在他肩上抖了一下,“你早就知道了?”
“在你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我就查清了你的身份。江北那次遇刺,我也知道人是你找來的。”他徐徐轉過頭來,注視著她的雙眼,一字字道,“我說過了,我想看看你要如何殺掉我。”
銀燈捂住雙眼,死死咬著嘴唇,卻止不住淚水縱橫:“既然你知道,又為何留下我?因為你覺得愧對我父親?!”
“或許是吧,又或許不是。”他平靜地聳聳肩,“你父親一代忠良,死的確實有點可惜。不過我反倒對於你如何來到京城,還能混進宮的經歷,感到更加好奇。”
“”她深吸了一口氣,憤恨道,“為什麼為什麼要做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我爹、我娘、我弟弟,他們全都是被你給害死的!我至今都忘不了我弟弟餓死時的那雙眼睛;我被人救了,他卻永遠回不來了,這一切都是因為你!”
她吼得撕心裂肺,驚動了外面的親衛,可湘王只是命令他們不要進來。
“當年的那場大火,總共燒死了湘王府上下五十七個人。”他面色陰冷地凝視著她,“他們也是別人的父母,別人的兒子,甚至有一些只有十幾歲。你怎麼不去質問你爹為什麼要這樣做?”
“你”銀燈一時無言反駁,卻仍是狠狠地瞪著他,“你到底想要什麼?”
他忽然笑了笑,神色卻甚是可悲:“如果我說,我想要的不過是一個太平盛世,你信不信?”
她不可置信地瞪著他,連目光都有些發滯。
“倘若在亂世,縱使有再大的權力,或許第二天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他的語調愈發冷漠,“只有在太平盛世,國強民富,一切的權勢才有意義。”
銀燈痛苦地閉上雙眼,拼命地搖著頭:“你知道麼?被救之後,我的一切目的只剩下了復仇,我要殺你,而且是親手殺掉你!但是民間卻有人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