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部分,刑徒,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沛縣。比唐厲一家晚兩年。不過二人之間倒是沒什麼聯絡。一個在城裡。一個是住在城郊。甚至沒有說過一句話。
哈。沒想到這周市。也是個有故事地人!
劉知道。他遲早會和周市再見面。但卻未曾想到。會在這種時候。這樣地情況下見面。
周市看上去一如當初在大梁時那般憨直。
但劉卻不敢在小覷此人。以魏國後裔地身份。在老秦眼皮子底下這麼多年而無人覺察。絕不是一個善與之輩。如今。劉也不是那個剛穿越過來地未來人。在這個時代已生活了十二載。對於那些歷史上有名地。沒名地人。都有了清醒地認識。誰說這些古人純善。誰說這些古人好騙?
風雲跌宕五百年春秋戰國,也是中華文明最為璀璨的年代,能人輩出,牛人輩出這些古人的智慧,絕非後世人可以小覷。否則,那一部孫子兵法,也不會流傳千年依舊為人所推崇。
戰國末期的英雄們,也許沒有三國時代那般有名,可絕對不會弱於三國的牛人們。
和這些人打交道,劉必須要打起十二萬分的小心。
周市笑呵呵道:“君侯,大梁一別,風采依舊,市今日再見君侯,心裡實在是歡喜的緊啊。”
“周先生,您也瞞得我好苦啊!”
劉拉著周市的手臂笑道:“離開大梁之後,我仔細想來,越發覺得周先生非比尋常人。遇大賢而不知,真是有眼無珠,愧煞,愧煞快請上座喜子,吩咐下去,準備酒宴。”
司馬喜在門外應了一聲,匆匆離去。
而劉和周市,則分賓主落座。
周市正色道:“大梁之時,非我存心隱瞞,實乃不知如何開口。當時君侯似頗有顧忌,我也無法直言相告。不瞞君侯,我祖上六代,皆魏君之臣。當年大梁城破,這才流落到了沛縣。
若非君侯高義,於戰陣中不棄於我,市今日,早已冢中骨枯
活命之恩,市絕不敢忘。更何況當初在大梁,市也未曾幫到什麼,不過是略進綿薄之力耳。”
周市這番直言不諱,倒是讓劉多多少少放下心來。
“於周先生是略進綿薄,但於劉某,卻是活命之恩。一晃十載,昔日袍澤,如今都生疏了。
能與先生重逢,劉心甚喜之。我這樓倉城裡,也有一些當年舊識,先生此來還要多住些時候,一敘往昔情義。可惜老唐、無傷和其哥他們都不在,否則見到先生,定然很高興。”
兩人說著一些沒營養的話,不一會兒司馬喜命人端上了酒菜。
周市收起臉上的笑意,看著劉道:“君侯,市今日前來,卻是有話要與君侯說。但不知,君侯於這大勢,又有何感官?”
“天下大勢?”
劉知道,這肉戲要來了。
他沉吟一下,道:“先生不是外人,我也不妨實言。如今老秦的確勢弱,但絕非張楚那陳賊可擋。以我之見,開春之前,章定會向張楚發動攻勢,以張楚之力,怕是要凶多吉少嘍。”
周市手扶長案,“若張楚亡,天下若何?”
劉想了想,淡然道:“張楚亡,但這天下,怕也是難復往昔之平靜。”
“怎麼,君侯認為老秦難以穩定局勢嗎?”
劉笑道:“先生你又何必明知故問,即便是老秦想要穩定,你還有你們那些人,會答應嗎?
如今可不必昔年陛下橫掃六國之時。
且不說二世非陛下可比,老秦自身只怕也是有心無力。你們,處心積慮十載,又豈能答應?”
周市一言不發,靜靜的看著劉。
片刻後,他輕嘆一聲道:“君侯乃老秦之臣,即知我等心意,何不將我拿下,以絕後患呢?”
“老秦,非嬴氏之秦,乃關中百姓之秦。
二世昏庸,任用小人,倒行逆施,實不可恕。我雖有心,一來有心無力,二來也不敢逆天而行。氏已失其鹿,天下群雄逐之。我若在此時出手,只怕未等行動,已成天下人公敵。”
周市笑了,“原來君侯也知大勢
只是,君侯你佔據樓倉,扼守淮漢,始終是所有人的心腹大患。況且,樓倉距離關中路途遙遠,君侯以一支孤軍而佔據此地,周遭虎狼窺視,豈不險哉?而章對張楚開戰之時,怕也就是虎狼圍攻樓倉之日。君侯是聰明人,何不早作決斷,以保全自身,為日後謀求呢?”
“但不知,先生有何建議?”
劉知道,接下來的話,才是周市此來的真正目的。
周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