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部分,刑徒,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利和冒頓領命之後,走出了王帳。
“冒頓哥哥,我這就出發了!”
冒頓在營地外握住了阿利的手,鄭重的說:“阿利,你可千萬要小心。屠耆雖然無能,但也不是一無是處。可是這一次,卻在富平被打得狼狽不堪,甚至丟掉了性命這說明,秦蠻子真的是有能人。
你遇事要小心謹慎,大單于的心思深得很啊!
總之,需要什麼幫助,就和我說。只要我能夠做到,一定會盡力地幫助,莫要再重蹈屠耆地覆轍。”
“冒頓哥哥放心,阿利可不是屠耆那個廢物,我一定會小
阿利大笑著,翻身上馬,打馬揚鞭急馳而去。
看著阿利遠去地背影,冒頓站在原處一動也不動
“大王子,難道您真的要給二王子讓路嗎?”
一名親信低聲的詢問:“如果二王子打到了義渠,那麼他可就是名正言順的我不明白啊。”
“混賬東西,我兄弟之間地事情,要你插嘴!”
冒頓翻身上馬,狠狠的抽了那親信一鞭子。
撥轉馬頭,看了看王帳營地,又朝阿利離去的方向看了一眼。突然間,冒頓露出一抹冷笑。
阿利兄弟,你以為左賢王就這麼容易做嗎?
打到義渠?我擔心你連義渠邊上的城牆都看不見啊大單于,您先是想坐山觀虎鬥,現在又想要驅虎吞狼嗎?這樣也好,那咱們看看誰才是漁翁吧。
“大王子,咱們現在去哪
“去準備一些禮物哦,把我那一領火狐狸皮一起帶過來。狐鹿姑,你幫我打聽一下,閼氏最近都喜歡去什麼地方狩獵?順便幫我收買蘭芷閼氏身邊的人,就說我想要和她見一見。”
狐鹿姑,是故燕國人,本姓姬,據說還是個王族。
至於其真名,已經無人知曉。大家都習慣於稱呼他現在的匈奴名字。在冒頓身邊,充當幕僚。
狐鹿姑應了一聲,帶著人匆匆離去。
而冒頓則打馬揚鞭離去,王帳營地裡,悠長的牛角號聲,在蒼穹中迴盪不息。
第一六七章 … ~棄子~
膚施(今陝西榆林縣南魚河堡附近)這個地名,源於人名。
赧王中二十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九五年,趙主父與齊、燕聯手,共滅中山國後,遷中山王子膚施於北地郡,後稱之為鮮虞王子。而膚施居住的地方,就被人以他的姓名,而命名。
毗鄰於橫山之畔,矗立在魏趙長城之交。
向北,有大理河與起伏的丘陵和山巒;向東,過魏長城之後,就是濁浪滔天的大河之水。
蒙恬坐在帥府之中,正在和人手談。
在他對面坐著的,是一個年輕人。年紀在二十三四歲的模樣,生的濃眉大眼,眉宇間透著雄武之氣。在蒙恬的面前,這青年絲毫沒有流露出半點怯意,目光凝注在棋盤上,修長的手指間,捻著一枚棋子。對於棋盤上那膠著的局面,他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樣子非常悠閒。
許久,青年落下一子。
“上將軍今日,似乎有些心緒不寧啊!”
蒙恬的心思,並沒有在棋盤上,聞聽青年說話,先是一怔,旋即赧然一笑,“大公子見笑了!”
以蒙恬之尊,竟然稱呼這青年公子。
青年笑道:“我奉父皇之命前來隨上將軍歷練,如今眨眼已來到多日,卻未見過上將軍如今日這般的心緒不寧。是不是有為難的事情?扶蘇不才。倒也願為上將軍分憂,但不知上將軍願說否?”
這青年,正是始皇帝長子嬴扶蘇。
扶蘇地母親是鄭國人。喜歡吟唱鄭國的詩歌《山有扶蘇》。始皇帝因此,而為他取名扶蘇。
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
始皇帝以此命名,足以顯示出他對扶蘇地喜愛和期望。當然,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始皇帝出生於公元前二六0年,登基雖然很早,但是卻一直到了二十二歲才親政。
扶蘇,也正是出生於始皇帝親政的那一年。
所以在始皇帝的心中。扶蘇不僅僅是他的長子,更是上天恩賜給他的禮物。而扶蘇本人,也是機智聰穎,且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對於始皇帝強行在六國推動秦律,扶蘇並不贊同。
在這一點上,他更傾向於雜家的學說。
秦律推行,當徐緩而進。一條條地落實,讓山東六國的百姓能夠有一個接受的時間。同時對於秦律之中的肉刑,扶蘇也不甚贊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