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部分,刑徒,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個時期,儒生們始終懷有一種既自卑,又驕傲的心理。就在這種矛盾心理的指使下,有理學脫穎而出。
至於唐宋之後,明清地儒學
總之,當李由和劉闞交談地時候,劉闞絲毫感覺不到李由身上地腐儒之氣。
不過從李由的口吻中,他似乎聽出了一些其他地意思。在學問上,李由對父親李斯是欽佩的。可是他好像並不贊成李斯的一些做法。特別是這些年,李斯成為丞相之後,似乎失去了當年銳意進取之心,多了幾分功利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李斯的作為,讓李由很不滿。
當然了,李由也不可能直截了當地說李斯如何如何。
有些事情,連劉闞都明白:不是李斯不作為,而是始皇帝日益剛愎的性情,讓李斯不敢作為。
而且,劉闞能聽得出,李由對扶蘇抱有極大的期望。
隱隱約約覺察到,李由對他釋放出善意的真正用意。幾乎咸陽宮的官員都知道,劉闞是嬴扶蘇的人。而扶蘇性情穩重,除了蒙家兄弟之外,從不與咸陽的官員們,有太多的勾連。
當然了,這也是為了防止始皇帝心生疑慮。
劉闞是扶蘇的人!
在這一點上,扶蘇倒是沒有太多地掩飾。
李由是希望能借由劉闞這條線,和扶蘇搭上關係。
話雖然沒有說的那麼明白,可意思卻大差不差。劉闞也沒有表示的太明白,但隱隱的。向李由說明,他可以從中牽線搭橋。到了李由這個地位,很多話是不想要說明白的,一點點暗示,足矣。
“此次陛下巡狩東方,派右丞相馮去疾鎮守咸陽。
父親等官員。全部隨行另外,陛下還帶了小公子和小公主一同前來,你到時還需謹慎。”
第二天,李由和劉闞啟程趕往雒陽。
途中,他和劉闞並轡而行,低聲地囑咐著劉闞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小公子?小公主?”
劉闞對始皇帝的家事瞭解一些,但卻知道不多。畢竟是帝王家事,有很多事情,外人不可能知曉。只是。當他聽到小公子三個字的時候,腦海中本能也似地,閃過了一個人名。
“小公子名胡亥。年方十一歲!”
果然是他
劉闞不由得眉頭一蹙,心裡面沒由來地抽了一下,有一種不祥地預感。
但究竟是哪兒錯了?
劉闞也說不上來。按道理說,嬴胡亥現在還是個小孩子,始皇帝應該不可能會這麼快掛掉吧。
實話,劉闞現在還真不希望始皇帝死去。
畢竟,天下局勢穩定,六國餘孽無蹤。歷史上,只記載了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是何等地暴虐殘忍。勞民傷財。可是在劉闞看來,始皇帝統一六國以來,除了在南北兩疆發動了戰事之外,似乎並沒有如後世所說的那般殘暴。說他窮兵黷武?好像也不是非常的合適吧
根據記載,六國未統一之前,各國駐守北疆的兵馬,近百萬之眾。
而如今,始皇帝在北疆漫長的邊界線上,只駐守了四五十萬。而且。待各國早年修建的長城連為一體之後,兵力可以減少十萬到二十萬之眾。至於那所謂的孟姜女哭長城,更是無稽之談。
長城下,的確是埋有無數枯骨。但許多地方地長城,並非是始皇帝修建,而是六國所造。
那數不盡的枯骨,更有可能是出自六國之手。之所以全都加在始皇帝的頭上,倒也正應了一句老話: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史書啊,自來是有勝利者所書寫。劉季又怎可能說大秦好話?
有道是。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
如果能好好地生活過日子。誰又願意做那朝不保夕的亂世之人?
“小公主名果,年二八!”李由倒是沒有注意到劉闞的情緒變化。他老婆就是始皇帝的女兒,也算是半個王室中人,故而對很多事情,都非常的清楚,“那小丫頭倒也生的漂亮,甚得陛下寵愛。只是這性子啊呵呵,你若是遇到那丫頭的話,最好還是躲得遠一些阿闞,劉都尉?”
“啊!”
劉闞從沉思中清醒過來,有些尷尬的一笑,“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有點走神,還請郡守見諒。”
“嘿,在我這裡走神沒什麼,但是等見了陛下,可千萬不要走神!”
李由並沒有在意,笑嘻嘻的說著話。
但劉闞地心裡,卻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慌,甚至已超過了當初聽聞始皇帝要召見他時的那種恐慌。
第二三一章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