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部分,十龍奪嫡 作者:鳳鳴岐山,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嗯,這道理朕也知道,原本打算擊敗策妄阿拉布坦之後,藉著大勝的機會一舉革新地,唉,沒想到天不遂人願,出了天災,打亂了朕的全盤計劃,現如今沒了借力之處,朕也只好拿錢法為幌子來行軍制變革之事了。”胤祚很是痛惜地搖了下頭道。
“哦,對了,昨日一早鴻鵠已然傳來訊息聖上要找的地瓜在廣東已經找到,曾有人從南洋帶了回來,在潮州有少量種植,據說味道不錯,產量也高,能加以推廣倒是好事。”鄔思道一時間也沒想清楚該如何著手軍制改革的事情,便轉移了一下話題道。
“嗯,朕已經知道了,已經傳令下去,著人八百里加急送些樣品進京,過些天,朕自會下詔推廣的。”胤祚點了下頭,有些心不在焉地說道。
“哦,那就好,民以食為天,此利民之事大善矣。”鄔思道點了下頭,暗自盤算了好一陣子,突地揚了下眉毛道:“聖上若是一定要動倒也不是不行,八旗商號可以利用一下,不若如此可成?”
嗯哼,老鄔還真是神了,嘿,這等絕戶計都能想得出來,好樣的!胤祚心中一喜,接著又是一黯:要是老鄔身體健全就好了!可兄弟盡力了,
第378章強國先強軍(上)
經濟實力是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根基,但是無論在任何時候,經濟實力的強大都不會是國家強大的可靠保證,只有軍事實力的強大才是國家強盛的唯一可靠依據,這一點是早已被中外的歷史所證明了的,別的不說,就拿宋朝來舉例子好了,當時的宋,無論北宋還是南宋的經濟實力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可下場又如何呢?還不是被金、蒙元打得落花流水。
現如今的大清就綜合經濟實力來說依舊是世界上最強的,可軍事力量卻已經落後於時代了,不單是武器裝備上,戰術思想及指揮架構也遠遠地落後於時代…海軍還算好些,畢竟胤祚投入了巨量的資金搞出了幾支武備上還算先進的艦隊,也搞了個航海學校,艦隊的管理機構也趨近於當今海軍的主流,可陸軍呢?完全還是支以大刀長矛為主的“土著”軍隊,其指揮架構、戰術思想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求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以大清目前的國防力量要想禦敵於國門之外勉強可以做到,畢竟跟大清接壤的強國僅有俄羅斯這隻還不算太強大的北極熊罷了,可要想爭雄於世界強國之林則遠遠不足,再者,若是保持現狀不變的話,不久的將來,隨著世界火器革新的日新月異,大清就算想禦敵於國門之外都不可得了。與其坐等到被人打疼了才求變化,倒不如自己先變革,這一點胤祚是有著清楚的認識的,可問題是他清楚,朝臣們並不清楚,那幫子守舊的八旗權貴也不見得會贊同胤祚求變的願望,要想強行變革是行不通的,就算胤祚是個強勢皇帝也一樣祖制擺在那兒呢,胤祚若是不顧朝臣們的反對一意孤行,一個不小心。其結果很可能連自個兒的皇位都保不住。
八旗在大清一直是國家武力的最可靠保證,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八旗子弟活著只有一個目地,那就是當兵,打小了起他們就得練習騎馬射箭,每年還得參加兩次考核,成績不合格者的處罰是很重的。只有考核成績優良的才能從軍,才能領到更多的糧餉,否則只能拿基本的旗人補貼。無法進入軍隊的旗人生活是很貧困地,即便是胤祚搞出了個八旗商號,算是解決了八旗富餘旗人的生活問題,但是從軍與否的待遇還是差距巨大的。也正是因為此,派駐東瀛的差使才會如此的搶手。
騎馬射箭說起來都是技術活兒,沒有長時間地訓練根本無法嫻熟。而八旗子弟的優勢就在這裡,反觀火器時代的軍隊又是如何呢?一個啥都不懂地農家子弟只要經過三、四個月的強化訓練,他就可以算是一個勉強合格的軍人了,如此一來。八旗子弟弓馬嫻熟的優勢就沒了,那幫子八旗權貴又不是傻子。如何會贊同胤祚地革新舉措?要想說服那幫子八旗權貴無疑是件很難的事情,可再難胤祚也得去做沒了八旗地支援,一幫子兄弟們能讓胤祚安穩地坐在皇位上?因此胤祚不得不小心再小
胤祚從不打無把握的仗,軍制改革是胤祚政體改革的第一步,絕不容許有任何的閃失,該預先做的準備還得私下加緊去做,遠卓元年四月二十九日酉時,內廷發出旨意。召上三旗正副都統養心殿議事。
按清制。上三旗是皇帝的親兵,所有上三旗的旗人都是皇帝的奴才。不過要想得到這幫子奴才地認可卻不是件簡單地事情,胤祚搞出的八旗商號算是給了滿漢八旗一個天大地甜頭,在八旗中的威信自然是很高的,可光靠這一點就想改變八旗的固有地位,那也同樣是不可能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