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部分,豔隋,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封倫呆了一呆,有些不自然地移開目光,“既然如此,我們就儘快起程吧,免得突厥可汗以為大隋失信,帶兵攻打,至於將軍要的銀子,本官已經讓人送往將軍府。”
越是接觸,他就越是領略到這個女人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來的嫵媚,想到當初只是抱著得不到也要毀掉的心思,向皇上提出讓她做和親公主出使突厥的提議,如今卻是後悔連腸子都青了。
甄命苦扶著張氏上了公主座駕,轉身讓隨從牽來一匹渾身烏黑髮亮的戰馬,翻身上馬。
封倫愣了一下:“將軍你這是?”
甄命苦微笑著說:“收了封大人的銀子,自然要竭力保護封大人和公主安全,老夫會送封大人入突厥都城,然後再隨封大人回朔方,請放心,見過老夫的突厥人並不多,不會被輕易認出身份,只需將老夫當成和親隊中的一位旅帥,不會有太大問題。”
封倫若有所思地盯著他看了一會:“既然如此,封某也不便多說什麼,這一路上,有將軍照應,相信那些流匪也不敢輕易來犯,還請將軍多照顧一下公主的安全。”
“這個自然。”
甄命苦說完,轉過頭朝那梁師都拱手作別:“大人,末將這一去,遲則一兩月,慢則半年才會回來,朔方城就交給梁大人了,希望大人能納言存異,少管循法,重商輕稅,精兵簡政,普及教育這五條,相信朔方城定會一日更盛一日,大人的抱負,指日可待。”
梁師都欲言又止,滿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微微一抱拳:“梁某在此預祝將軍得勝歸來!”
和親隊再次起程,一路沿黃河而上,到了榆林與馬邑的邊界處,和親隊遭遇了幾次佔山為王的馬賊和突厥人的偷襲,被暗衛軍偽裝的二十名暗衛軍一一擊退。
封倫早已見識過暗衛軍的厲害,特別是對這些暗衛軍手中的威力強大,射程遠,精準度極高的連發弓弩,格外好奇。
弓弩上所裝配的瞄準鏡,讓他第一次見識到如此神奇的玩意,竟能將百米外的一顆小石子看得清清楚楚,配合上這樣的瞄準鏡,難怪弓弩有如此的精準度。
一旦這種精良的武器被裝備於朔方城的城防軍,梁師都若是要起兵造反,以大隋軍目前的武器裝備,只怕連朔方城牆都靠不近,更何況朔方城強周圍密佈的不知是何功用的高壓電網。
一路上,一向沉默寡言的張氏竟一反常態,饒有興致地向暗衛大將軍請教起各種問題來。
隔著薄薄的紗帳,張氏向騎馬隨行的暗衛大將軍請教說:“將軍臨別時與梁大人之言,張鵝思索良久,似明非明,一知半解,還請將軍賜教。”
對她的這種好奇,封倫並不感到意外,她爹是文帝時的三品御史大夫,家中藏書豐富,她的閱覽不可謂不豐富,那天晚上在黃河邊的傾談,他就已經知道這個女子蕙質蘭心,心思細密聰穎。
張氏的疑問,也是他這一路上一直在琢磨的,其實他也想聽聽這個創造了“朔方之春”的暗衛大將軍對治國方略到底有何獨到的見解。
他哪裡知道,這一路上,甄命苦為了怕張氏露出馬腳,特意讓她像初次相識一樣相處,免得在路上一不小心改不過習慣,喊出一聲相公,露出了馬腳。
甄命苦本以為張氏不擅偽裝,會讓封倫起疑,沒想到張氏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演技蹩腳的豆腐西施,三年不見,她已經脫胎換骨。
一個高傲嬌蠻的,天資聰穎,勤學好問,善於思考的大隋公主被她演的活靈活現。
“回公主的話,所謂存異,就是允許讓不同的意見存在,不刻意打壓,讓百家爭鳴,允許自由的思想和言論,哪怕是抨擊的聲音,也要加以保護,有一句話叫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在思想上的禁錮,將導致一個社會思維保守,思維保守,不敢開創新的局面,錯失發展良機。”
張氏沉思片刻,不解地問:“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得以儲存大漢江山數百年,若是政見不一,百家爭鳴,豈不是莫衷一是,造成難以避免的混亂。”
188 朔方之春
甄命苦侃侃道來:“思想的多元化並非混亂的根源,制度和文化的缺陷,才是衰敗之由,這種根由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一旦病入膏肓,混亂反而是種自我糾錯的過程,缺陷導致不可避免的錯誤,錯誤多了,百姓疲乏,於是混亂也就開始,自古王朝興替,離不開官衙腐敗,苛捐雜稅,階層固化,勢力割據,機構冗餘,政令不通等等諸多千年頑疾,這些頑疾無法剔除的根源,就在於最有說話權的老百姓卻無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