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天鵝奏鳴曲,丟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象完全沒看到自己長官有什麼不對勁兒,平靜地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我幾乎可以肯定那位酒紅色頭髮的副官有問題--誰會對自己長官明顯的身體不適表現得那麼漠然呢?
如果開槍的人真的是他,他一定是要至我於死地。但為什麼他不借助蓋世太保的手來對付我而要自己幹呢?他要是真的懷疑我威脅到他的長官,第一反應應該是用正常的渠道來解決我才對,這樣成功的機率也要大得多。
難道是為了保護少校的名譽?
那麼波特曼少校應該成為他的同夥才對,他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給他製造危機的人。而且在事後他顯然是故意在掩蓋什麼,彷彿儘量把事態控制在最小的範圍裡。按照他以往的性格,這可是深入調查的好機會啊!
這件事前前後後都矛盾重重,多想一想都讓我腦袋發疼。我按住額角用力揉了揉,此刻一個念頭閃電般竄過我的脊椎--
莫非,中士的行動是私人性質的?
我握著方向盤的手指一下子收緊了:對啊,只有這樣才能解釋一切!
少校沒有命令他來殺我,所以他不能透過軍方來做這件事,而且也不能讓他的長官知道。少校沒有預料到部下的這次襲擊,因此才會負傷。
我在腦海中努力回憶那頭酒紅色髮絲下端正卻毫不起眼的臉,那張臉上並沒有任何狂熱的東西,但我知道第一次見面時它就沒有給我留下愉快的印象。如果他的個人行為可以達到這種程度,就不得不讓我產生新的懷疑;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車窗外的梧桐樹整齊地向後倒退,我心不在焉地慢慢開著車,滿腦子都是問號。
街道上蕭條的景象沒有什麼改變,我看到衣衫單薄的行人抱著紙袋急匆匆地趕路。寒風使人沒辦法在戶外逗留,但回到家裡也不見得有多少煤和木柴來升起壁爐。
兩個穿軍大衣、背步槍的德國士兵叼著菸捲在商店旁邊拉扯一個佝僂著身子的老人。我從他胸前黃色的六角星認出了他的身份--猶太人。
他們推搡他,強迫他低下頭,把他懷裡少得可憐的麵包弄到地上。老人臉上的皺紋彷彿更深了,但他什麼也沒有說,只是默默地向這兩隻畜生行禮,然後撿起麵包離開,把些那噁心的笑聲留在身後。
我熄了火,看著這一幕在眼前發生,嘴裡泛出一股酸味--
佔領軍就可以如此!他們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沒有人能阻止他們的狂暴與驕縱,他們在這裡充當著主人的角色!他們的眼睛裡毫無例外地閃耀著一種優越感,還有不可一世!
唯一例外的大概就是波特曼少校了吧?
他也許永遠不會參與這一類的遊戲,只看著他的同胞們作威作福,然後露出嘲諷的冷笑轉過頭去,像觀賞一出拙劣的遊戲而顯得極不耐煩。為什麼我會在一年前把他簡單地看成一個劊子手呢?難道瑪瑞莎的死真的給了我一個錯誤的資訊嗎?
我竟然有些不明白自己究竟對那個男人懷著什麼樣的看法:如果我能夠單純地恨著他該多麼好啊
回到家的時候剛好是中午十二點鐘左右,母親為我做了簡單卻無比美味的菜湯,我邀請露旺索一起進餐;他已經在客廳裡等了我近半個小時。
“真是榮幸啊,伯爵大人,竟然能讓我嚐到如此鮮美的食物。”我的同志用半開玩笑的口氣說到,“我會好好氣氣弗朗索瓦,他每天都不得不容忍房東太太糟糕透頂的手藝。”
我告訴他或許直接把謝意再次向我母親表達還比較有意義。
“我當然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先生。”
我們說笑著來到琴房,他替我關上門,拿出了口袋裡的東西。
“這是您要調查的東西,先生;關於海因裡希·貝爾肯中士的資料。”
我接過那一張薄薄的紙,上面是用手寫體謄抄的東西:
海因裡希·貝爾肯,1910年出生於德國柏林,沒有父母親的記錄,只說是1936年入伍,經歷平平,找不到任何可以讓他快速晉升的功績。不過有一點卻很奇怪--他一直都跟波特曼少校處於同一個編隊。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巴黎,他們始終在一起。自從羅斯托克·馮·波特曼獲得了將官的階級以後,這個除了頭髮以外毫無特色的男人便開始擔任他的副官這一角。
這些表面的東西毫無意義,找不到任何實質性的線索。
我把紙摺疊起來放進內兜裡,然後開啟琴蓋:“謝謝你的報告,露旺索。我想即使再查一遍也不會得到比這更多的資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