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重生之勵志人生,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雙眼賊亮地狡辯,“您要多聽取群眾的意見嘛!我難道不是群眾的一員?”
“你這個小群眾最重要的事就是寫作業!快點進去,爸爸待會還要檢查的!”
把兒子趕回房間後,唐民益又對老校長說:“您反映的情況我會盡快核實,鎮黨委和政府一定會給大家解決問題的。不過,專用款項不能挪用,就算是我這個鎮長也不能開這個頭,否則以後可能會出大簍子,教師工資還得找縣財政局”
話還沒說完呢,老校長就急了起來,以為自己又被踢皮球了,“唐鎮長!去年拖欠的三個月工資,財稅所當時承諾開學就給,我信了,開學後跟教育組的同志一起找他們,他們又說縣財政答應撥款但一直沒撥下來!我們多去了兩次,財稅所的幹部還很不耐煩,罵我們是吃白食的,是賴著政府的吸血蟲啊!”
說到這裡,老校長的眼眶都溼了,聲音也哽咽起來,“唐鎮長!我真是沒辦法,不能再讓老師們餓著肚子上課了,我聽說您是個為民辦事的好官,您一定要救救我們啊!”
老校長說著就要給唐民益跪下,被一雙堅實有力的手臂牢牢托住。唐民益自己也蹲了下去,平視著老校長真誠而歉疚地說:“是我工作沒有做好,讓我們的廣大園丁們受苦了。您彆著急,我先了解一下情況,少則三天多則一週,我一定給大家把問題解決,好嗎?”
得到這個準確的承諾,老校長半信半疑。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點點頭,決定相信這個新鎮長一次。
做完作業的唐青宏又探出頭來,把作業往爸爸面前一放,在聽到爸爸嘴裡重複“已經拖欠三個月了”的時候,他忍不住開口糾正道:“才不止三個月呢!那是五月打的欠條,後面的也沒給。我聽到那些校長都喊揭不開鍋啦!”
唐民益微微皺起眉頭,心裡頭一陣難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老校長在他面前只提工資欠了三個月,也就是隻指望他能解決這三個月,後面的估計是不敢多做奢想。情況到了這個地步,教師們還是不罷課、不上訪,只私下找他反映情況,這是多麼淳樸善良的一群人啊。
唐民益趕緊當著老校長的面,給財稅所所長馬二姐打電話,詢問這筆欠款的具體細節,馬二姐也是一肚子苦水牢騷吐給他,說早就給縣財政打過報告,跑的次數也不少,本來那邊都鬆口了,答應最近給他們解決,結果前兩天又改口,說縣財政困難得不得了,這筆款暫時撥不了。為這事她還親自跑去縣裡,在財政局白受了許多閒氣,可沒有任何作用,那邊說不給就是不給,任你求破天也是不給。
他留意到財政局轉變態度的時間,正是李輝跟馬鎮長打架的第二天。馬二姐發完牢騷也說到她弟弟打架的事,還說縣裡刻意刁難,以後財稅所的工作沒法幹了。
等他安撫完馬二姐,老校長才委委屈屈地揭發,馬二姐並不是自己主動去縣裡跑的,是鎮中學校長找馬書記反映過情況後,馬書記逼著她才去的。
唐民益初步瞭解完情況,心裡頭已經有了對策,勸校長放寬心先回家等訊息,他會在承諾的時間之內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天是星期日,兩父子一早就去了縣裡,唐民益下定決心立刻搞定這件大事。
到了縣裡,他們就發現到處都在修路,這才一週多的時間,縣城簡直變成了大工地,交通嚴重堵塞,老百姓出行都很困難,一副亂糟糟的景象。
唐民益把兒子託給趙蘭照顧,一個人去了李書記家。趙蘭還特意提了幾盒菸酒給他帶上,以免吃到李夫人的閉門羹,對他交代說那個李夫人挺在意麵子,不提點好煙好酒連門都不給開的。
唐青宏乖乖跟爸爸道別,等他一出門就向趙蘭打聽城裡最近的趣事。趙蘭一邊做飯、一邊陪聊,很關心他們兩父子在鎮上的生活情況。
唐民益趕到縣委家屬大院,敲了李書記家的門,果然是李夫人拉開半截門堵在門口,眼睛朝他手上的提兜一掃,看著東西似乎不多,再看看這個年輕人穿得也挺樸素,以為是鄉鎮上的窮親戚又來麻煩她丈夫,語氣就不怎麼和善,“找誰呢?”
他斯斯文文地笑著回話,“您好,我是從雲溝鎮來的,姓唐,想跟李書記彙報一下工作,就是我們鎮上建校和修路那兩個工程。因為今天週日,只能來家裡麻煩他,有勞您幫忙問問,看李書記現在是否有時間。”
李夫人正想說李書記不在家呢,聽到“工程”兩個字,眼睛突然亮了,再加上“建校修路兩個工程”,心裡立刻盤算起其中的油水,剛才還冷到掉渣的□面孔頓時堆起笑容,一下子把門徹底拉開,“哎喲,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