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部分,覆雨大唐之無限風流(覆雨大唐) (未刪節1-700章)作者:八方極樂,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活才對。”
李志想不到韓星還有這樣的幽默感,不過她已經完全把心放下來了,韓星討厭董仲舒的原因,原來不是因為百家被罷黜,而是因為董仲舒曲解了儒家,韓星他反而對‘罷黜百家’的事好像沒什麼氣憤的,應該不是魔門的人。
她又哪裡會知道,韓星的確是魔門的人,而且還是魔門的邪帝,在魔門裡面地位尊崇,只不過韓星對魔門沒什麼歸屬感,而且對那什麼‘諸子百家’的學說其實所知不多,反倒是語文課的時候學了幾篇《論語》,也覺得裡面的道理確實有些道理。
李志雖然對韓星的話並不全部理解,但也聽得頗為入神,又問:“韓兄,你為何不說說這些政策的漢武帝呢?韓兄討厭漢武帝嗎?”
韓星搔了搔頭道:“漢武帝這個人我評論不了,但我對這個人倒沒什麼厭惡的,反而有些欣賞。”漢武帝這個人說他是暴君,說他窮兵黷武也行,他花光了文景二帝那近百年的積蓄來攻打匈奴,將匈奴打殘了,可匈奴只過了幾十年便優養生息,再次來犯,看上去好像有些不值。只是那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卻又將我大漢民族的氣節給打了出來,任何漢人只要一聽到這句話都會為之熱血沸騰。
韓星想了想覺得還是評論不了,搖搖頭道:“漢武帝這個我評論不了,我只肯定他只是在利用儒家,那些儒家的著作,恐怕他本人是不屑一顧的,不止如此,恐怕之後的皇帝也是如此,恐怕大部分連《論語》都沒有看完。”
韓星不著痕跡地又將話題打了個圈又回到原來的話題,那個李志果然順著韓星話題,問道:“韓兄此話何解,自漢以來,為帝者均實行儒家政策,怎麼又變成對儒家不屑一顧了?”
韓星搖搖頭,喝了一杯茶,說道:“儒家講究修身,增加自身的修養,以仁教化萬民,那麼歷朝又為何修訂律例?又如何依法治國?”李志目光中閃爍著灼灼的精光,望著韓星,說道:“韓兄以為如何?”“歷朝以來不過是外儒內法,披著儒家之外衣,行法家之言。”韓星之言如同一陣轟雷落在李志的心頭。
第188章
李志聽著韓星的話如遭雷擊,心中想著:“這個人果然有幾分見識,只是那觀點好像跟傳統有些格格不入,那要不要繼續勸他加入李家呢?”
而韓星本人卻覺得沒什麼。‘外儒內法’這觀點自然是韓星在後世聽來的,只是歷代不乏有識之士,想來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只不過他們沒敢說出來而已。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人心知肚明這儒家早以在漢朝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被利用來方便皇帝的統治,所以後世為了更迎合那些皇帝的口味,於是改得越來越厲害,與真正的儒家離得越來越遠。
到了宋朝的理學大家朱熹更是將禮教大防提升到極點,說什麼‘存天理,滅人慾’的,可他本人卻風流的緊,不止勾…誘兩個尼姑作為寵妾,更連孀居的兒媳也被他弄上了手,可見他本人並沒有將什麼禮教大防放在眼裡,那句滅人慾更是笑話。他說出那番話恐怕也只是為了迎合帝皇的統治要求而已,至於他本人大概也覺得自己說的話可笑得緊。
韓星輕吁了口氣,發現自己今天不知是不是吃錯藥了,說了這麼多平時不會說的話,於是便起身告辭。那李志還處於沉思之中,好像沒有聽到韓星的話一樣,韓星也不多想,自顧自的領著衛貞貞和小鶴兒下樓。
“公子,公子。”李志的那個叫如茵的侍女輕喚著,發現韓星已經離開了,可自己的主人還處於痴呆狀,低喝一聲:“公主!那人走了!”
“什麼?”李志這才被她喚醒,看了看旁邊,那裡還有韓星三人的身影,“啊!如茵,他們走了,你怎麼不告訴我啊?”如茵一面無辜的看著李志,弱弱地道:“我不是叫了麼?”
李志也知道是自己走神,於是問道:“那他們走了多久?”“也沒走多久,現在追應該能追得上,啊,公主,你等等我”如茵發現自己的主子飛快地追趕韓星的身影,自己竟有些趕不上了。
從小茶館上下來,韓星迴望一眼剛剛大發評論的地方,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可笑,自己說這麼多幹什麼呢?這個時代有人聽才怪,自己對這個世界那不公平的制度確實頗多怨言,只是自己好像也挺享受這種不公平的,尤其是女人方面,自己那麼花心,貞貞跟了花心自己還要喊著幸運,像她這麼極品的美女,放到現代那個不是被寵上天的。
韓星想到了這些不禁看了眼衛貞貞和小鶴兒,竟發現她們正一面痴呆狀的看著自己,眼睛一閃一閃的,似是天上的明星,韓星望著那如同星辰般的眸子,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