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部分,長嫂難為,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浮躁起來的心也漸漸沉靜下來了。
人生總是在明白更多的道理之後;才會發覺自己還有更多的無知,在左穆的門下;孩子們彷彿看到了一個廣闊無邊的新天地;不只是學識,還有名聲、地位;比起那些或金榜題名或名揚天下的師兄們,他們所取得的成績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他們所擁有的資質是何等的尋常。
在明白自己狹隘的眼界之後,孩子們並沒有沮喪自卑,而是選擇了奮發圖強,這讓左穆很是滿意,也讓方怡暗自鬆了口氣,名師不是那麼好拜的,名校不是那麼好讀的,名氣越大,所要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相對的需要付出的努力艱辛也更多。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是生來就有的,即便是生在帝王家,也有他們不足為外人道的艱難。
除夕的腳步一天天的臨近了,逸仙居的生意又爆滿到一個新的高度,事實上,從左穆要收趙立年和方辰為徒的訊息傳出去之後,他們店的生意就沒再差過,名氣那是越來越大,有慕名而來的,有想要跟趙立夏他們結交的,還有的,是單純的欣賞這些孩子,方怡每天數錢數地樂呵呵,管他們是為了什麼來呢,能讓她賺更多的錢才是王道!
左穆的教導方式和左柳大有不同,在最初的這半個月裡,他每日都拿了書籍讓幾個讀,每個人讀的都不一樣,然後再詢問他們有何感悟,幾個小的摸不著頭腦,只當是左穆在考他們的學識,心裡頭緊張的很,頭幾天的時候答得亂七八糟,什麼都有,後來見左穆並沒有責怪的意思,當真就只是讓他們讀書然後說說感悟,這才認真地靜下心去讀,倒也頗有所感。
上午的時候讀書,下午依然是禮儀教導,負責指導他們的換成了總管大人,左柳每日也都會來一趟,陪他們說會兒話,再順便指導幾句。眼下年關將近,左府裡的客人絡繹不絕,往年這時候左柳都是避而不見的,如今心結已解,當然少不得要扛起左府大少爺的責任,幫著接待客人。
過年的禮節是方怡準備的,一早就給各家都送了去,剩下的是村裡的那幾戶,打算等小年過後他們再回去送。關於今年具體在哪兒過年的事兒,方怡跟趙立夏商量了好幾次了,若要他們說,那自然是想留在城裡過年的,一來城裡頭事兒少,安靜,過年嘛,只要一家子人熱熱鬧鬧在一起就夠了,再說了,唯一跟他們走的親近的楊嬸兒他們一家子如今也在城裡呢!捕快大哥是個實誠人,雖然豆腐坊的事兒還沒弄出個接過來,但是卻一早就把楊叔楊嬸兒他們接過來了,準備就在城裡過年了。
趙立夏卻不太贊同,他們今年才考上秀才童生,若是過年不回去,恐怕要落人口實,說他們一發跡就不認識人了!這可不行,還是得回去,更何況,父母祖墳也要去祭拜一番,今年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怎麼能不告訴他們一聲呢?
聽到這話,方怡也默默點了頭,確實應該回鄉。
從小年過後,左穆就停了趙立夏他們的課,讓他們回家好好過年,第二天,逸仙居就關了門,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回家去了。到了趙家村兒的時候,照例有幾個小孩兒一邊在路邊玩耍一邊等著他們,看到他們來,立刻高興地圍了上來,立夏哥立夏哥叫的可甜了,不多時又有村裡人特意趕過來,歡迎他們回村,坐在馬車裡,方怡恍然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
家裡頭照例又熱鬧了兩天,不過因為劉三娘提前了兩天回來,所以屋裡頭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炒花生紅薯幹之類的小零嘴兒也都少不了,這會兒直接就能拿出來招待客人們了。
趙立夏一回來就帶著趙立秋和方辰去給里正送了禮節,然後又挨個兒將族裡的幾位老人家裡都拜訪了一圈兒,最後還去了一趟老趙家,趙老爺子的病情已經穩定了,只是心神卻已經傷了,整個人迷迷糊糊的,時常連人都記不得了,說話顛三倒四,在方怡看來,這就是患了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
對於趙老爺子的下場,眾人也說不出什麼話來,人如今已經變成這樣了,就算當初做了再大的錯事,也都過去了。趙家老二老三他們幾個對趙老爺子還算是孝順,一日兩頓照顧的很好,看屋子收拾的也還乾淨。不過,方怡卻明白,趙老爺子之所以有這樣的待遇,完全就是因為趙立夏,趙三牛那個精明的小媳婦兒還指望著利用趙老爺子來博取趙立夏的同情心,自然不會怠慢了趙老爺子。
趙三牛的小媳婦兒是個聰明的,只可惜她的如意算盤敲錯了物件,且不說趙立夏不會因為同情趙老爺子而再度跟老趙家扯上關係,就算趙立夏肯,方怡也不會允許,如今他們一家子好不容易才攀上了一顆通天大樹,她是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不穩定的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