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部分,大電影時代,無組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面的DVD沒什麼意見,只是,“票房分成的百分之三十是不是太低了點,美國不是製片方分成很高嗎,他們發行方是不是抽的分子太多了?”
歐文道:“這也不低了,你知道美國大片被內地以分賬大片引進之後,製片方能得多少嗎?”
麥衝搖搖頭,這個他還真不知道。
“只不過一成多而已。”歐文道,接著他又詳細為麥衝普及了一下知識。
內地對於國外電影的引進是很受限制的,一般引進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歐文剛才所說的分賬大片,另一種是買斷片。
先說買斷片,買斷片又稱批片,有批發之意,大概能佔到內地引進電影的一半左右,這類電影通常都是些沒能得到分賬名額的,且是已經在國外上映了很長一段時間,或著是小成本小卡司的非電影,中影和華影花很少的一些錢將他們在內地放映的版權買下來,盈虧自負,不必分一毛錢給製片方。
另外一種就是歐文剛剛說過的分賬大片,顧名思義,這類電影多是一些產自好萊塢的大片,或者人文藝術含量較高的佳片,一般在票房上都會有不錯的表現,這類電影也是隻能由中影和華影引進,每年限量二十部,在之前香港電影要想進入內地市場也是要爭取這二十部分帳片的名額的,這種改變還是在今年6月29號隨著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簽訂才發生了改變,今後港片不再佔用這二十部分賬片的名額,只需透過主管部門審查就可以進入發行。在這一天之前上映的千機變就是沒有搶到這個名額,所以沒能進入內地市場,《七》是在6月29號前一天上映的,不過《七》屬於純粹的內地片(資金完全來自內地),只不過是在香港取景,所以在內地的發行沒有絲毫問題。再說這二十部分賬片,它們大部分來自美國好萊塢,都是那些最具票房競爭力的電影,內地的年度票房冠軍一般就是它們中的一個,不過分賬片票房雖高,但卻要被引進它們的發行方中影華影狠狠地刮一層油,國外製片方通常只能得到百分之十幾的分成,而發行方卻可以佔到利潤的三成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文說《七》在北美能佔到30%的票房分成已經很不錯了,和好萊塢電影在內地的待遇相比,他們完全可以偷著樂了。
之後麥衝又問《七》在北美大概什麼時候可以上映,他挺在乎這個,上映就代表著會有數量可觀的美元流進他的腰包,電影的世界裡向來都是美國電影在中國大行其道,國產電影基本無力反擊,麥衝所求也不高,只要能收到兩三千萬的票房他就心滿意足了,也算小小掙了一口氣,不過以麥衝對中國電影界的那點淺薄感情來說,可能最讓他興奮的還是大手筆撈錢吧。
歐文道:“這個不會太快,應該是十月末或者十一月初吧,米高梅要先把《七》的配音弄成英文對白,美國佬可是不怎麼熱衷看外語片,這個即便做的不是那麼精益求精也要花一定時間,還有就是電影宣傳,不經宣傳就倉促上映在北美是不可能有好成績的,你也不要嫌兩個月的時間太長,《英雄》的北美版權已經賣出去快一年了,米拉麥克斯現在還沒有全面放映的意思,所以你也不要太著急。”
歐文頓了頓接著道:“而且十月末十一月初雖然是不什麼特別好的檔期但卻避開了大片雲集的聖誕檔,也更容易讓《七》在一中小片中顯露頭腳。”
歐文說的很含蓄,其實說白了就是矬子裡面拔將軍,麥衝是肯定不會承認《七》是矬子的,但在好萊塢影人看來,它確實就是,一個國外的小小動作片躲在十月十一月的檔期裡才是明智之舉。
“隨他們便吧,只要是為了電影的高票房,他愛幾月上映就幾月上映。”麥衝是個一心向錢看的,只要能多賺錢就可以。
歐文又道:“還有就是,你需要起個英文名,不然弄演員字幕的時候沒法整。”
這種細節歐文還記得,真夠他操心的,麥衝想了想,問:“嗯,你的英文名是什麼?”
“歐文啊,”歐文道,“歐文·歐,有性格吧。”
“歐文·歐,那我就麥克·麥吧,國內在好萊塢發展的那幾個大腕沒叫麥克的吧?”麥衝也是夠懶的,直接模仿歐文的英文模式。
歐文聽後笑了:“咱們三個還真統一的。”
“三個,還有誰?”麥衝問。
“皮克西啊,英文名皮埃爾·皮。”
麥衝調侃道:“他該叫皮克斯·皮,那樣好記多了。對了你們什麼時候回國,再過兩天我就得回美國了,那件事也該徹底解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