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部分,重生之大文豪,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寫的是三國時期。”貼吧之上有人爆尿。

“又是三國,今年我都不記得出了幾本三國型別的出版物了,原本還是有期待的,可現在期待值大大降低。”

“樓上+1,希望蘇大可以寫得與眾不同一些。”

說到寫歷史出版物的作者,恐怕在所有人的腦袋之中的影響,也就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者,或者是什麼大學教授之類的,這樣的印象可謂是根深蒂固,這才是蘇釋晨寫歷史出版物會造成如此大影響的原因。

好在蘇釋晨一直就是這樣不靠譜,因此多多少少還都是有一些心理準備的。對於另外一群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這一群人就是那些教授以及歷史出版作家。

說實話,蘇釋晨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瞧不起誰,也並沒有挑釁誰的意思,雖然話中有一些驕傲了,但蘇釋晨在媒體面前的語氣一向是如此。可是往往就有非常多的人喜歡對號入座,或者是說喜歡跳出來發表一些言論,以顯示自身的存在,不管是哪一種,反正結果是非常明顯的展現出來了,蘇釋晨成為了爭議的中心——

“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直都可以說是全國人民的瑰寶,蘇作家實力很強,在推理與西方奇幻都為國家爭光,對於編故事蘇作家造詣非常高,放眼整個華夏,都鮮有敵手,可是歷史出版物不能編,甚至可以說是書中的一個動作一個稱呼都需要考查,所以對於蘇作家的新書我並不看好。”

先捧後貶,這是磚家們一貫的手法,並且著實人家也是寫得非常有道理,其他題材的小說你可以任意編造世界,你可以隨意勾畫背景,可歷史型別小說,可能文中一句話都要考察。就好像你明明寫的是唐朝的歷史,可是在人物對話之中卻出現黃袍加身這樣的成語,這不是引人發笑嘛。這樣的言論僅僅算是懷疑,不過也不佔據了大多數。

說到底歷史出版物這個圈子很小,最為出名的也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與蘇釋晨有一面之緣在醴泉大學講座之中認識的陳彥,他的《漢武帝系列》累計銷量五千三百萬冊,而另外一位可以說是當前唯一可以與陳彥媲美的一位歷史出版小說家——侯君西,說到侯君西,他在四十歲才以一本《品商》出名,再次之前是以為歷史老師,一次出名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關於蘇釋晨下一本書進軍歷史出版物,一些媒體果斷去採訪了這兩位的看法這兩位。

陳彥在面對鏡頭完全是力挺蘇釋晨:“我與蘇作家說起來只見過一次面,是在醴泉大學一次講座之中,那次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別具一格,語句風趣,增添了歷史的可讀姓,因此對於蘇釋晨作家的新書,我是非常的期待,更加期待他能寫出不一樣的歷史出版物。”

陳彥支援,同時陳彥的也透露出來一個訊息,要知道醴泉大學的歷史系可是全國最佳,能在這間大學演講並且贏得一片掌聲,至少蘇釋晨在歷史方面還是非常有建樹的,並且蘇釋晨本人也說了,醴泉大學校長曹煜陽是全力支援他的。

可當媒體採訪侯君西的時候得到的得到的回覆完全是雲泥之別:“歷史出版物不是誰的可以寫得好的,就算蘇釋晨目前是華夏文壇的第一人,可是這也改變不了他二十歲的年紀,更加改變不了,他的寫作習慣,這個不用我說,蘇釋晨是那種快寫手,可以一年之中寫三到五部書的作者,而歷史出版物卻需要精雕細琢,無論是閱歷上還是風格上他都不可能寫好。”

侯君西抓住了兩點,寫作時間與閱歷問題,前面一點完全就是無稽之談,寫得慢不一定可以寫好,寫得快就不一定寫不好,即使歷史出版物特殊,可是也不能一竿子將作家的寫作習姓全部否定,後面一點才是一針見血的關鍵。

這個原因也就是眾人認為蘇釋晨寫不好歷史出版物的最大原因,即使蘇釋晨現在已經是華夏文壇第一人,就好像侯君西所說的,年紀是擺在那裡的。

採訪的媒體藉著追問:“可是蘇作家表示他會用一種新的方法展示歷史,陳彥作家也表示非常的期待,請問對此,侯作家你有什麼想說的?”

“對於最後蘇釋晨作家所說的不一樣的歷史出版物,我完全不期待,我聽說蘇釋晨作家對於網文也非常的精通,如果是用網文的方式寫出版這倒是的確非常值得期待,呵呵。”侯君西如此評價,對於蘇釋晨到底能不能寫好一部歷史出版物眾說紛紜,可是無論再如何爭議,蘇釋晨將會涉足歷史出版這是事實,是不能改變的。

很顯然關於第二個訊息讀者們與媒體都還沒有消化完,第三個第四個訊息就接踵而來,將鏡頭轉回陽城衛視的節目現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