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部分,重生之大文豪,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篇帖子,陳寧給蘇釋晨看的則是底下網友們的評論。
“怎麼說呢,感覺這個最後的兇手的確有些不合理。”
“感覺好高階,那什麼瘋子實驗的,可是這個結果如果不知道這個實驗那麼就完全猜不出來了,這有些不合理了。”
“難怪最高有三十萬美金的獎勵,原來一開始就不公平。”
“猜不出來,不太合理。”
“我看了《福爾摩斯探案集》,裡面的案件都是很精彩的,我感覺這並不是最終的答案。”
“我也這樣覺得,可是想到這僅僅是蘇臨時想的,能寫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不公平、高階實驗,這都什麼跟什麼?”蘇釋晨迅速的從一個一個的評論之中抓到了兩個關鍵詞。
其實準確的來說,仿造的《溫斯頓街謀殺案》的兇手的確展示得有些許的不公平,可是最高三十萬美金的獎勵是得有一些難度不是,不然有那麼好賺?
並且這種模式也是最好的,如果好像奎因《孿生之謎》所建立的暴風雪山莊模式,經典是經典,甚至被不少讀者奉為最經典的推理小說模式。
這點蘇釋晨不做評價,可是蘇釋晨卻知道一點,這種模式完全不適合這種猜謎。
暴風雪山莊這種推理小說模式其實簡單的來說也就是所有人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之中,兇手就在眾人之中的這種推理模式,就好像《雙曲線殺人》、《無人生還》等作品。綾辻行人在“館系列”之中的《霧越邸殺人事件》之中對這種模式進行了定義。
這種兇手是固定的人之中的一個這種模式不行。想想看,如此多人,就算是幾個人和在一起,一個猜一個或者是就瞎猜都可以猜對。就好像挺著名的無限猴子定理,這種瞎猜太沒有技術含量了。
而《莫格街兇殺案》這種才是最完美的大範圍猜測兇手,只要沒有想到那個方面不要說上萬個人,就是十萬人也推理不出誰是兇手。
不可否認他這裡的確是耍了一點小聰明,但瘋子實驗是怎麼回事?
從陳寧手中拿過平板,往上翻,首先看到的是這個神奇勞拉的最後一句:“《溫斯頓街謀殺案》整個作為短篇推理小說來講很牽強,僅僅是人物設定不錯,可作為謎底卻非常好,因為它可以讓大多數的人都推論不出來。”
這就是神奇勞拉的評價。
再往上拉,看完這個神奇勞拉的推理之後蘇釋晨哈哈大笑,口中喃喃:“這種就是太過自信的人,也不知道這位神奇勞拉在明天看到了正確答案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表情。”想想看,那種表情一定會非常精彩吧,想到這裡蘇釋晨又忍不住笑了笑。
“說起來我是不是還得謝謝這個神奇勞拉,這位公佈在官網的答案可是影響了好多人的判斷。”將平板扔給了陳寧,繼續他的工作。
“蘇大要不然用公司或者是用你的賬號釋出一個澄清訊息?”陳寧雖然此時臉上依舊保持這冷靜,可是心裡卻非常的著急,他完全不明白這個時候蘇釋晨怎麼還有心情笑得出來。
“這件事情就不用你管了,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好我明天公佈結果的事情,另外我要開始審稿了,你出去的時候可以順手把門帶上。”蘇釋晨這已經是在下逐客令了。
陳寧完全不明白蘇釋晨是怎麼想的,都這種情況了還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並且還要繼續給答案,微微嘆氣,原本一個非常好的宣傳計劃就這樣被破壞了。不過這有什麼辦法他只是一個助理一樣的角色,這完全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嘛,不再多想退出了房間。
而房間之中的蘇釋晨在辛辛苦苦的審稿,他現在總算是可以理解王妮的辛苦了。
“這還真不是我崇洋媚外,米國文學水平還真比國內要高一些,就這些文章水平就可以看出來,亮點很多。”
莫雷斯特短篇小說大賽,蘇釋晨是評委之一,因此審稿也是必須的。
陳寧有一個錯誤,當然並不是時間上的錯誤,這個短篇小說大賽的確是在今天進行,只不過問題是開始選拔的時候壓根就不用到現場,而是直接在家中審稿,當然這也就是開始的初選。
初選的要求很低,基本也就只有兩點。其一,基本上短篇行文只要流暢;其二,所表達的含義合法,都可以過關。其實後面一點更加重要,如果說是在短篇之中宣揚**什麼什麼的是肯定不可以的。
就按照蘇釋晨入手的稿子,十篇之中至少就有七篇合格。話說他感覺有一些不靠譜,莫雷斯特短篇小說獎完全是文學小說的一個獎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