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部分,美人謀律,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賢王府打聽別人家的內宅私事,指不定會憑生出多少目的來,若有鬧事的,小問題就變成大麻煩了。
重要的是萬一這些內宅事真牽扯到外頭的大事呢?越是花團錦簇的豪門之家,越是牽一髮而動全域性,說白了,大宅門裡就沒有簡單事。
而韓無畏找到康正源後,康正源想了想,直接出主意道“你,不如直接去找皇上。”一句話,韓無畏立即就懂了。
大唐初建,才歷兩朝,而且是把突厥人從漢人的土地上趕出去
所以,皇權雖然尊貴不可侵犯,但根基並非絕對穩定,各大家族的勢力也是盤根錯節,不可小視。
韓謀是英主,所謂英主都是容不得他人質疑皇權或者不臣服於他的,是要獨霸天下的。但是為了穩定計,他行事絕不會簡單粗暴,而是迂迴懷柔,表面上君臣和睦,私底下卻有一個秘密組織,專門收集這些豪門世家的資料,監視著他們,他們哪怕有一絲異動,皇上都會知道。
這個秘密組織的眼線密佈,其主管人,正是韓無畏的父親,看似在朝堂上不大管事的賢王殿下。除韓策之外,韓無畏和康正源是僅有的高層知情人。說起來,皇家親情像韓家這樣,兄弟之間有信任、有依靠、行事如臂使指的,極為難得。就連影子,皇上也遵守著在亡母面前的諾言,不肯剪除對自己所謂的威脅,歷史上更是極其罕見。
而正因為有了這個秘密組織,那些內宅事再隱蔽,想必皇上和賢王若要知道,也可以隨時得到確切訊息。只是如果並非動搖朝綱的,就不予理會罷了。康正源讓韓無畏去求皇上,就是這個道理。只要皇上點頭,韓無畏根本不用去調查什麼,不出府門,問問自家老爹就行了。
於是韓無畏直奔皇宮。
當然,他這樣做也不是衝動行事,正是因為有細緻考慮,才敢於依康正源之言。皇上以前不理會豪門世家的小事,是因為沒有機會利用。現在有荼蘼在,就能從律法上給予打擊,還能敲打敲打權貴們,讓他們老實些。而表面上,更顯得非常公正,讓人挑不出錯,也讓百姓更加信服皇上和律法,何樂而不為?
可帝王心術,遠非韓無畏這個年紀和經歷所能理解的。皇上居然不見他,硬是冷了他好幾天。正當他急得抓耳撓腮考慮要不要闖宮時,賢王韓策親自來拎了自家兒子回去,時機拿捏得妙至毫巔。韓無畏處在暴走的邊緣,卻還將將沒有暴走。
回到賢王府後,直接就問,“找皇上,可是與白相那六孫女有關?”
“是。”韓無畏老實回答。
“可是與她最近接的案子有關?”
“是。
“可是想知道權貴們內宅有什麼異常?”
“是。”這聲回答後,韓無畏懷裡多本紙冊子。
“拿去。”賢王雲淡風輕地說,好像給自己兒子的是幾張銀票,讓自家的渾小子去花天酒地,“我不知道你要找什麼,也沒興趣知道,你自己去看,然後即刻還回來。但你聽好,皇上的手筆雖然早備下了但卻是朱禮謀反案後才動用,所以這裡只有五年的紀錄。如果其中沒有你要找的,那我也沒辦法了。”
“謝謝父王,謝謝皇上。”韓無畏欣喜萬分才抱著冊子要走,賢王著補了一句,“你要怎麼巴結那個小丫頭我不管,誰沒有個年少輕狂、腦筋發熱的時候。可是你別動太大的心思,告訴你,不成的。”
韓無畏頓住腳步,只覺得嘴裡發苦可到底知道事情輕重,先回書房看冊子去了。
冊子裡紀錄的各色事等,他沒有多大興趣。他覺得,以後他會為皇上守衛邊疆,父王這攤子事,只怕是小正接手。他只奇怪一件事:為什麼沒有白家的相關紀錄?畢竟,之前白世玉之死透著古怪,以皇上之英明若也監視了白府,事情斷不會鬮到如此地步,連公主也死了一個。
他覺得肯定不是白相府裡乾淨,沒有眼線。白相那麼聰明,即知皇上的心意,怎麼可能把家裡佈置成堡壘,那相當於和皇上對著幹,憑白讓皇上生疑。當然,白府也不可能沒有半點陰私事,有道是,水至清,則無魚。所以答案只有一個皇上絕對信任白相,所以白府不在監視之列。依皇上的性格來說,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乾脆利落得不像本該的孤家寡人。
那麼,不管荼蘼怎麼鬧騰都應該沒什麼大礙吧?只要,不危及到皇權。
想到這兒,韓無畏完全放心了,挑燈埋頭苦讀。熬了整整一夜,還真讓他發現了有用的線索:奉國公杜衡,於五年前以半甲子之齡,納一小妾。因為是妾室,倒也沒怎麼操辦,自己府裡擺了幾桌酒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