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部分,美人謀律,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說話的態度詼諧親近。她老人家改變得極其自然,不過春荼蘼敏感,還是發覺了。
一邊的文靜奉上茶,就算春荼蘼這種喝茶像牛欽,總是大口灌,完全不懂欣賞的,也知道這是頂級好茶,清香芳醇,回味無窮。難得的是,沒放香料、鹽、胡椒之類的玩意兒。
大唐人,重口味啊!
她再度道謝,捧在手上。茶盞是簡單的白瓷,但是潔白如玉,色澤勝雪,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上繪了幾朵含苞桃花,栩栩如生,素中帶豔,看著讓人愛不釋手。
“這是觀主所繪,特意找高手燒製的。”金藏道長笑眉笑眼地說,“你若喜歡,就送你一套。”
“這怎麼好意思。”春荼蘼嚇了一跳,“萍水相逢,您對我的未婚夫婿還有救命之恩,我還沒報答您呢,哪能要您的賞賜。”
“我們道家,講求的也是緣字。”金藏道長溫言道,“你與小觀有緣,說句倚老賣老的,我一見你就喜歡,幾個杯盞而已,不必客氣。”
一般說完這種話,主家就會叫人把東西包起來,春荼蘼都準備謝辭了,哪想到金藏道長卻沒這麼做,而是不留痕跡的轉移話題道,“聽你那丫頭剛才的話音,你這丫頭身世奇特。我在深山已久,不問外事,今天倒是好奇得很,能和我老婆子細說說嗎?”
春荼蘼抿了口茶,正好垂下眼睛,擋住變幻的神色。
這個道觀中的人很奇怪啊,好像對白家特別好奇。只是她強烈的感覺到對方沒有惡意,腦子迅速轉了幾圈,考慮到她的身世在長安城中盡人皆知,打聽一下就知道,她不用小氣巴拉的藏著掖著,就把那套對外的說詞講了一遍。
在說到父親是春大山、祖父叫春青陽,她原來住在范陽,家為軍戶之時,她無意中目光一瞄,恍惚見到裡屋有人影閃過。她這才注意到,隔間放置著八扇屏,雙紗雙鵰,是十分高超的技藝。這道觀真是低調的奢華,看著樸素,實則處處用心思,都是好東西。
“不知道春丫頭的生辰八字是”金藏道長問道,但馬上意識到有些不妥,因為這年頭人們的生辰八字是半保密的,除非說親的時候,不然不能隨便透露。
還有,算命的時候。
於是她又補充一句,“我們觀主修習道法,替人批命排八字是極好的,不如贈你一卦。”
到這時候。春荼蘼如果還沒有懷疑,就實在是太傻了。只是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她不能隱瞞,畢竟夜叉還要在這裡一陣子。
不過她也留了個心眼兒,假裝不好意思的說,“我只知道我是慶平元年十月初十生的,具體的時辰我從小就沒了娘,我爹倒沒有和我說過。”她不拒絕回答提問。卻也不說具體時辰,如果有妖道施法害人,或者別有用心的話,也不太礙事。
只是她才說完,內間裡又傳來重物落地的聲音,金藏道長倒還鎮定,卻唬得文靜變了色。
金藏道長就連忙道,“春丫頭,剛說送你一套茶盞,你今天兒就帶回去。文靜。拿那套從沒用過的粉荷杯子出來,包好了。給春丫頭帶回去。我瞧著天色不早,山路又難行,待會兒你送她們主僕下山,免得被家裡的長輩知道了,少不得一頓教訓。春丫頭,你是偷跑出來的對不?”
春荼蘼赧然點頭。
轉瞬就意識到這老道長看似前言不搭後語的話,卻成功的掩飾了剛才內間的聲音。順便把算卦的事也帶過去了,不禁暗歎薑是老的辣,連她自詡機靈。都給繞裡頭去了。不過,那觀主似乎很沉不住氣,聽到她說的話總是一驚一乍的,很是失態,也不知是為什麼。
轉眼,文靜拿出來一個普通的藤編盒子,裡面鋪滿了軟布和絮麻,大約是起防震作用。只是看到這盒子,春荼蘼心裡就像閃過一道光芒似的,突然想起剛才在菜窖中的熟悉感來自哪裡。
當時,她看到個盒子。當然和這個藤盒不同,但卻和白府裡送人的點心匣子一模一樣。
供奉此處的,難道是白家?她們安國公府?這個年代,高門權貴喜歡供奉特定的寺廟和道觀,以示虔誠,以求其福,白府自然也不例外,但大家供奉的全是香火鼎盛的地方,怎麼會資助這樣一處小觀?而且既然她沒聽說過,就證明別人也不知道,是秘密進行的,為什麼?
不會是外祖父的外室吧?倒聽說有人包養尼姑或者女道的。若真如此,夜叉的秘密豈不是很容易洩露?想到這兒,春荼蘼冷汗都要下來了。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她外祖父白相,雖然心機深沉,為了家族利益不擇手段,什麼都可以拉攏,什麼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