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重生之悠哉人生,連過十一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
“該睡覺了。”方默南笑眯眯地道。
默北看著她邪惡地笑容,“哦!睡覺。媽媽我要睡覺。”默北爬上老媽的腿上道。
在默北的心理雖然這個姐姐對她很好,有好吃的,好玩兒的,她都有,可只要她不乖,大哭,就被姐姐大手一揮,她就動彈不了了。這還不算,姐姐故意在面前吃著好吃的,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誘人的香味使她不停的吞口水,卻一口也吃不到。
久兒久之默北對她的話言聽計從,不敢反抗。
“好了,既然都困了,那洗漱一下睡覺吧!明天還得趕車回市裡。”姥姥發話道。“笑夠了,也瘋玩兒夠了吧!”
樑子和梁奶奶也起身告辭離開,走的都老遠了,還能聽見母子兩個不時傳來的笑聲。
“默北等從市裡回來,爺爺再拉給你聽好嗎!”林老爺子摸摸默北的頭,慈愛的說道。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的快,洗洗上床睡覺,睡夢裡滿是歡快的笑聲,很甜。
*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方默南從空間裡準時出來,和林老爺子、小姨一起跑步鍛鍊,生物鐘調的已經準時到點就醒了。
吃完早飯,方默南悄悄地把空間裡東西拿到廚房,並囑咐姥姥她不在這兩天,只能他們自己做這吃了。姥姥看著她像老媽子似的嘮叨,你姥姥我也做了十幾年的飯了,這幾頓飯她還不會做。
叮囑罷後,方默南一家四口匆忙地趕著公共汽車回市裡,‘嘎吱、嘎吱’晃悠悠一個小時,到了市裡,在路邊下來。走了幾步路,很快就到家了,他們住在城市邊沿,其實這個市小得很,一條南北走向的路,三條東西走向的街道,就圍成了市。說是邊沿其實離市中心,走路也就十來分鐘的就到了。
到了家屬院,對著的兩排整齊的紅磚瓦房,分別有兩間或一間。這裡住的大部分都是70年代末,市裡招工來的,飯店、理髮、浴池、售貨員等等,從事服務行業。大家同屬一個單位,一人也就一間房。後來成家立業,往前私自加蓋。使得原本寬敞的路,變得有些狹窄。因為過年,大家都回老家或者父母家過年,所以家屬院顯得冷清。
方默南走進去,很熟悉,在這裡住到小學畢業,後來這片土地被開發了,所以這裡的住戶各奔東西。
老爸身後揹著大包,裡面裝得是吃的,前面還抱著默北走到房前,放下,喘口氣,累得慌,再開門。推開房門,陰冷的空氣撲面而來。
“大燕,從孃家回來了。”老媽拉著方默南走在最後,跟路過沒有回家過年的鄰居打招呼。
“是啊!明天大年初一,得去小孩兒的爺爺家。”老媽笑著和那人說道,“你也沒回家過年,一會兒上你家,夾塊煤球,把爐子生起來,去去屋裡的涼氣。”
“好啊!一會兒來吧!先把小孩兒,放進去,怪冷的。”
“那我先進去了。”老媽拉著默南進了屋,把她和默北一起放在床上,叮囑默南看好妹妹,然後就去生火爐。
只有一間房,後來前面加蓋了一間,使得屋子顯得非常狹長。屋裡長時間沒住人,冰冷。方默南抓著默北冰涼的小手,運功,很快她的小手,暖和起來,臉色也紅潤了。屋子裡沒多少傢俱,房間有些空曠。一鐵製的張雙人床,一張書桌,一個死沉的大立櫃。門口擺著臉盆架,上面放著臉盆,耷拉著毛巾。火爐子就放在屋子的正中間,煙囪橫過門頭插向外面。
老爸、老媽,忙著收拾房子,裡面有一層薄薄的灰塵,還得貼對聯和門神,事挺多的。方默南看著他們忙前忙後,漸漸地屋子裡的溫度上來了,她拿出鉛筆,在紙上畫簡筆畫,教默北說話。
“哎呀!大燕,你家孩子可不得了啊!你看看。”剛走進來一箇中年婦女,也是沒回家過年的,站在方默南身前誇張的叫道。
方默南抬頭看看她,印象已經模糊了,問了聲:“阿姨好!”又低下頭。
“沒什麼?”老媽隨意的說道,見識過兩個女兒後,這只是小兒科,老媽早已免疫了。
“這還沒什麼?”中年婦女看著老媽瞪大眼睛道,“我家小兒子要上育紅班,連握筆姿勢都不會,你家大妮兒,已經會畫畫了。”一臉的羨慕。“一點兒也不像鄉下的土丫頭。”話雖然粗糙,卻沒有惡意,“回去,也得教訓我家那個混小子,別像個瘋小子的似的只知道玩,多像你家孩子學習。”
雖然這個時代,大人對孩子都是放養,教育也沒後世那麼重視,但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好在別人面前長長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