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部分,對王爺說不:玉臺碧,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進殿,就進殿那會兒只有小人侍候。夫人解了披風,將那物事和銀子裹在披風裡一起遞給小人的。皇上,小人貪了銀子,小人該死!
又叫了去接引岑三孃的宮女作證,證實到了殿前,是那名小內侍引岑三娘進殿。
岑美人驚愕的望著岑三娘,並不知道還有這一出。(還有一更)
☆、辨白
辨白
杜燕綏抱拳一禮道:皇上,胡公公今日來傳詔賜宴時,臣正欲與夫人趕回長安。是胡公公說此時回去,城門也關了,進不了城。臣與夫人這才留了下來。如果不是胡公公那句話,夫人已回長安去了,怎麼可能與岑美人勾結放毒蛇害武昭儀?再說,皇上今日前來,臣與夫人也並不知曉有哪些嬪妃隨駕,又怎麼能肯定岑美人也隨駕前來?此內侍必定是在撒謊,交慎刑司查問,必吐實言。
那內侍聽到這裡,連連磕頭:小人所說句句是實,進慎刑司也不怕!
李氏哭道:皇上,岑美人已經招供。那蛇卻是杜夫人交給她的。岑氏姐妹要害武昭儀,妾身也差點喪命。她姐妹心腸歹毒,還攀汙是皇后娘娘主使,您一定得主持公道!
高宗無奈的朝杜燕綏看了眼,溫言道:燕綏且寬心,此事朕必查個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這是要將岑三娘一併羈押了。杜燕綏大急。
岑美人此時恍然大悟。崔皇后不僅僅是要武昭儀死,還因自己和岑三孃的關係,要把杜家一併拖下水。萬一武昭儀不死,皇后也要她疑上杜燕綏。
她後悔得腸子都青了。父親升職,是靠了皇后一派的勢力。她不得不投靠皇后。
悄悄放袋蛤蟆驚嚇噁心武昭儀,內侍不說,她不說,沒有人知道是怎麼帶進來的。萬一被查出來,說聲嫉妒,被打進冷宮,或者賜她白綾。她也保住了父親。
可自從知道那袋子裡裝著三條毒蛇,岑美人就知道今日自己上了皇后的當。皇后故意讓她身邊的貼身婢女拎有夾層的食盒,故意讓她暴露。
知道了皇后的安排,知道父親被吏部推出去當替罪羊,她只能如實招認出皇后指使,盼著岑三娘能念著自己的好,杜燕綏能幫父親說上話。沒想到皇后安排了開國候夫人前來替她洗脫罪名。根本就不懼自己招供。
不僅如此,皇后還安排好內侍去指認是岑三娘送的蛇。
父親當吏部的替罪羊當定了。自己難逃一死。唯一能扳倒皇后,救父親性命的只有杜燕綏了。如果把岑三娘牽進來,朝中更沒有人替父親說話。幾乎是瞬間,岑美人就做出了決定。
她大叫一聲:皇上,岑公公在撒謊!此事與杜夫人無關!都是臣妾一時糊塗!
高宗厭惡的看著她道:講!
岑美人伏地哭道:那內侍也姓岑,因是同姓,臣妾對岑公公就多了幾分親切,與他交好。皇后娘娘以臣妾父親要挾,讓臣妾去驚嚇武昭儀,臣妾不敢不從。心裡頭也著實害怕。晚上見到杜夫人前來,心想杜國公深受皇上寵信,我與杜夫人更是堂姐妹,便給了岑公公好處,囑他萬一事發就攀汙杜夫人。想著一袋蛤蟆哪怕嚇著了武昭儀,能得杜國公美言幾句,昭儀娘娘大度,臣妾也不會是死罪。臣妾罪該萬死!臣妾並不知道袋子裡裝的是毒蛇!
李氏大罵道:皇上,休聽她胡言。此事絕對和皇后娘娘無關。岑美人和杜夫人是堂姐妹,自知難逃一死,就把罪名全攬在自己身上。
岑公公也磕頭道:小人句句是真。
岑美人嘆了口氣道:岑公公,您就別再為我爭辯了。雖說我平時照拂於你,結了乾親,我一人罪當萬死便罷了,就別誣賴杜夫人了。皇上,臣妾句句是真,今晚宴飲時,臣妾曾藉口酒灑在裙子上去換衣裳。岑公公在偏殿任值,臣妾去時,岑公公還打發走身邊的宮婢。您一查便知。
於是又把偏殿的宮婢拎了來問。果然和岑美人的話對得上號。
岑美人又道:你說是引杜夫人進殿解披風時把東西和金子給的你。好吧,岑公公,我問一聲,那一大袋子蛇是她籠在袖子裡,藉著寬袖大袍遮掩,拎在手中遞給你的麼?
正是!杜夫人脫披風的時候便將藏在袖中的袋子一併裹了給小人的!內侍答道。
岑三娘臉上就浮起了笑容,對杜燕綏道:相公,今日你與妾身同來赴宴,可記得妾身穿的是什麼衣裳?
杜燕綏也笑了:咱們在別莊住著,帶的衣裳都是輕便家居服,並沒有攜帶禮服。又因守著孝,所以夫人就穿著身上這件淡藍色窄袖夾襖並白色高腰裙子。出門時罩了件灰白色的緞子披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