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咱們這些下人少不得門口迎來送往,可不能叫外人以為主家苛責。”
“你小子是怕頭上有包,主子們嫌棄不讓門口站定迎送,斷了好些打賞銀子吧?”直接點到要害,就見那小廝忙不迭躬身施了一禮算是回應,返身就一溜煙地沒了身影。
那老蒼頭才笑罵著轉身回了門房,其實不知那小廝是專程去尋二爺屋內的小廝,打聽有何法子能消了額上的紅腫。如今府內眾人多多少少都確信,自家二爺必定得了高人的好心妙方才對。因此,一路隨了二爺進京的兩個小廝,也成這盧府外院裡的香餑餑,只是對於主子懂得醫術之事,仍是一概不知,哪裡又與人尋那藥方去?
西廂內兩個主子,才由丫鬟小娟口中得了這個笑話,不禁搖頭髮笑之際,就聽得外頭有人來報,說是太太誥封已到。
原來,朝廷本就頗為重視沙地栽種這樁,又覺一年任期不免虧了盧家這位,所以特授了盧臨淵一道誥封。卻不料,盧臨淵聞聽後不假思索,便直接跪了求封其母。
有道是,百善孝為先,此等德行自是深得聖心。若不是律法有度父職高於本人位階者,若授予其母隨之進一階,只怕再提兩階也是不難!畢竟其父官居三品,其妻至今未有誥封也是難得一見。
“六品的安人。”口中唸叨一句,太太王氏卻是百感交集。
☆、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命離京
這天朝廷才下詔誥封,不出兩日訊息已是傳遍了京城。然而眾人也都是心知肚明,這盧府王夫人的誥封,卻是他家次子一個虛職換來的好處,哪會引來眾多羨慕?
“如此治沙妙法,最終只換來個授課一年的虛職,即便再添上一個安人的誥封,也是頗不值當!”舉杯飲盡酒水,還是忍不住譏笑搖頭:“到底是官場新手所為,可惜了大好的考績!”
“北垣兄,此話卻是不妥,算來他盧府雖未曾落了許多實惠,可旁人卻是憑藉此樁,連升了一級有餘!”點到關鍵之處,自然不敢在這耳目眾多的酒樓之中,高聲放肆。
忙不迭改了音量,又使了眼色招呼桌上眾人,湊近低語了數句後方才恢復常態,繼續吃酒閒聊。然而此刻聽得那人告知詳情後,早已失了調侃之心,反倒嘖嘖稱奇起來。
“那兩位大人倒是好算機,何以藉著旁人之功,進而轉了運勢直接被調離了西北苦寒之地!”
只見那知情者,更是得意洋洋的接了一句:“也不盡然,畢竟那兩位大人也是花費了心思,所以在這官場之上謀求高升,還需眼光獨到才是要緊。”
“就以此事而論,非那盧侍郎家的二爺運氣不夠,而是因其剛巧不在任上,也未必。說到底,還是那兩位大人看得極準,才對。”不覺又是壓低了聲音,反問其餘之人:“只怕那位盧二爺先前也未必知曉,這一季栽下能得多少存活。卻不料。自己這頭尚未報入京內,已是叫人佔了先機!”
果然經由此人提點,餘下三人皆是互望兩眼,連連頷首:“的確是極有可能。若論報達天聽的捷徑,盧大人怎會弱於齊家那位?”
這人話音才落,對面一人忙是含笑附和:“怪只怪盧家二爺的功名不濟,若非有這等特別之能,更進一步本就是渺茫的很。如此辛苦守在那等苦寒之地許久,才做出些許成績就被人捷足先登,可謂是流年不利,好在升至七品。”
“這才是糾結所在,好容易得了結出了果實,卻叫那無關之人得了諸多好處。自家不過落得一個好名頭罷了。”在眾人眼裡。盧臨淵這為期一年的職位。本就是朝廷為安撫與他,才勉強授予的。
反倒是此番才添補的那個六品安人,才讓京中不少內宅內眷。羨慕非常!如今邊疆鮮有戰事,武將府內被誥封的不多,文官中近些年來也是一般。更要緊的是,盧府是父子同朝,兒子有功封了其母,比起那些丈夫有功者又進了一階,怎不叫人頗為心動。
不過此一訊息,才傳了短短半月,就被隨之而來有關秋闈的各種大小訊息,直接蓋過!畢竟大比之年。無論何等訊息都將被淹沒在此之下,也使得盧府眾人長出一口氣。風頭太盛並非好事,還需避其鋒芒才可安心做事。
轉眼已是到發榜之日,這邊廂是人頭攢動,爭相湊近前來檢視上榜之人中,可有熟識的學子,更有不少書童、老僕擠在其中。而另一旁的盧府之內,卻是兩般天地。
王夫人自然是在為次子即將啟程,安排了人手打包行裝,而大房的魏氏卻受了孃家之託,前來西廂說服妯娌葉氏,將沙地栽種之法的門道也順帶教授了府內的管事,才是當務之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