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感而發一句後,也已學著剛才盧臨淵壓低了嗓音,接著追問一句:“只是剛才提及,怕是得了那位的點頭默許卻不免叫人吃驚不已!原先也曾有過此等的猜度,只是未料到居然這般的快,或許同先前那傳出的訊息有關?”猛然間,好似看透了其中關鍵所在,不覺已將前後幾處凸顯怪異的情形,聯絡了起來。

還真是這般,那位的突然病重,自己又被人威脅須交出手中的一半股份,更又可能是與此樁有關。想到要緊處不覺抬頭追問道:“倘若真是由此而起,只怕聯合了程記也是。”

“於事無補!”此刻卻聽得對面而坐的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小心道出這一句來。

“真要是那位暗中授意,還兩說。畢竟只是你我的猜度罷了。再則,由那人的忌憚兩府插手而言,卻是無不透露出確實的訊息,那便是背後之人只怕也在朝中多年,而且還是位官聲不錯的大人。”

“哦!表弟這又是何以見得?”

“但凡以勢壓人者,皆是直接尋上了我盧家去才對。雖說姚兄手中的股份最豐,可三家權勢相較之下,必先將我盧府拿下,方能震懾其餘兩家。到時候壓根無需旁敲側擊,王、姚兩家還不乖乖就範?這便是其一。”

“其二,本是無好名聲在外,又何必百般呵護,只恐汙了自家的官聲,豈不是可笑之極?所以才捨近求遠,轉道由你這儒商入手,方才保得他家名聲在,還可暗中獲取所需,豈不是兩全其美之舉,又何苦因小失大,反倒累及自家多年的辛苦經營?”

☆、第二百四十章 動靜相宜(中)

深感有理,也已頷首應道一句:“這般說來,滿京城之中既有好名聲,家境又是一般的官家眼下還真是不少。拋開那些祖業積累豐厚的外,怕是也足有二、三成的樣子。”

停住半響,轉而步過窗前的書案旁,稍點了點尚未乾透墨汁便列出了不下十家來:“以愚兄拙見,這幾家的情形倒是頗為匹配,只不敢肯定其中是否還有旁的勢力參與在內。”

聞言對面接過手來的這位,亦是緩緩點了點頭:“的確不好就此斷言,其中並無兩家、甚至於數府聯手所為,畢竟此番之事來得太過突然。”是啊,這天顏有變又是誰能預料得到,何況不久之前的元宵當日,那位還一度邀約了眾多朝臣,去到宮中同慶佳節。

倘若說,當初那位就已有先覺,才特意上演了這出戏嗎倒也未必不能置信,只是如此工於心計,究竟是為了那般?

儘快收復藩王的封地,好似干係不大;以或是為了試探京中各方勢力,直白些而言是為助東宮那位一臂之力,又覺得不夠穩妥,只怕一個不慎便會適得其反。

左思右想之下,書房中的郎舅二人便已推斷出,那日指使商戶前來威逼交出股份之人,多半是朝中名聲尚可的大臣。只是這般趁亂謀財,或許是府上急需,也有可能是貪婪所致。至於那人先前可曾有過同樣的暗中行事,卻是不好斷定。

就在當日晚些時候,已是得了訊息的程記東家,也已是備妥了車馬趕在關閉城門之前,隱身出了京城。待等行出十里之外,就只見那半舊的馬車,突然停在道旁。繼而下了車轅。瞬時便可見剛才的那駕緩緩而行的商家載貨之用的馬車,已然分解成了兩騎快馬,一前一後直奔京郊方向。

再看這旁被兩個農戶,拿出車內早已備下的破布醃住了車身,就直接窩在車廂之中。遠遠望去已是分不清原先的模樣,即便藉著少許透入道旁小林子裡的月光,不過隱約瞧見破爛不堪的廢棄篷子罷了。

原本這時節出門在外的行人並不算多,再加之又是這春寒料峭的時節裡,連夜兼程的車隊更是寥寥無幾,倒是正方便了程記一眾人的隱秘出行。

並非只多留一手。以防有那尾隨之人,更是為了掩人耳目,畢竟程記能在短短數年之內穩住腳跟。便不是明面上所見那般容易的,其中的艱難也惟有當事之人,最是明白。

而白日裡聽的有人稍來了,當初那個給過程家好提議的盧府二爺已在京郊落腳下來,便是毫不猶豫準備起了出城會面一事。

還記得。數年前的四合鎮上與這位相識,已知其是毅州本地的望族出身,但與今日的身份作比,卻是更勝一籌!那盧府老爺已然成了正經的三品高官,何況還有位出入翰林的兄長,也是前途無量。

這些早已無需多方打探。也都是京城讓人津津樂道之事,更何況這府中名聲不顯的二爺又是自家的熟人,自是特別留意些。外人不知這素來。只以身體羸弱一面示人的盧家二爺,在程記幾位眼裡卻是不容小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