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客商,早已趕在臘月前便陸續退了房。如今還在客棧借住的,多半是為來年大比率先趕到京中富家子弟。
今日又是日頭正好,茶樓上倒已坐了不少客人。有特意選定了二層隔出的雅間而坐的;也有那不畏寒氣,仍願意落座大堂臨窗一旁的青年學子;另有那帶著孩童,看似一家子圍坐吃茶品點心的桌面。也是不在少數。
直到,又一雅間推門而出,才赫然發現難怪步入店門之人,特意選定了二樓雅間就座,原來此一行人中內宅女眷足足佔了七、八成之多,餘下的也都那尚未成年的男子罷了。
“這店家倒是會做生意的,比起外頭那些酒肆裡才隔了半人高的雅間來,這等瞧不見人影的隔間,才能真正逼人耳目。”口中唸叨一句,心中更已暗自記下。回頭自家開的酒樓裡,也學著隔出兩間來倒也使得,好歹府城裡也有不少富貴人家的娘子,必是願意前來。
早前盧侍郎家的祭田交到族裡,就是由這幾位長老家,合力照看著的。旁人家不曉得。可為首的這位大長老家,卻是將每年分得的糧米賣了銀子,最後在靠近城門口那片,尋了個小門臉兒做起了飯鋪。
別看門臉兒不多,卻是佔著地理之優,剛好與城中唯一的道觀相隔不遠。如此一來,倒也方便了不少清早出門進香之人。今日又得了茶樓的啟發,哪會不多留心三分,於是對著迎面而來的夥計,抬手便是一指:“我們也尋個安靜的所在,便好。”
起初,身後眾人皆是一愣,眼下雖是年節裡可在茶樓朝向也算合宜,天空上大好的日頭高掛,哪裡還需擋風避寒的隔間,也學著大堂裡圍坐一起吃茶閒聊的客人們那般,也就是了。何必又多花了好些銀子,另尋什麼清靜之處,且不說。
這才注意到身後眾人眼神猶豫,不覺已是微微一笑道:“你們都忘了咱們此番京裡過節,住得又是誰家?”
聞聽這般一提,先前還猶豫不決的,此刻也已是放鬆了心境,抬腳跟著前頭引路的夥計,轉上了一旁的雕花木梯。
才剛在雅間坐定,已有人忍不住驚歎出聲:“到底是這京城之中的茶樓所在,單是剛才上來那木梯,就該頂得上別的小鎮一間好門臉兒了。再別提這雅間中的座椅、屏風,就是比起一遍的富貴人家的常用的,也是毫不遜色!”
“那是自然,各位客官若是早幾月來咱們店裡吃茶,推開了靠河岸的窗戶,更是景緻怡人,再沒有比這更愜意的咯!”一旁的夥計到底本是常年誇口慣了的,遇上新來京城的客人,該怎麼好生誇耀一番早已駕輕就熟的很。
沒多會兒功夫,待茶點擺齊後便知趣得躬身退了出去,反手小心閉上了隔間的門扇,才轉向招呼別的客人。
瞥了一眼被夥計順手帶上的門扇,已是脫口而出:“還真把咱們當內宅女眷了,怎麼給閉了門扇?”
“這你就外行了不是?內宅女眷固然要閉了外人的視聽,若是客人特意選了這般的所在,多半有那隱瞞之事相談才是,代為閉了門扇才是最為要緊!”聽著那旁之人的一句提醒,剛才脫口而出的盧氏子弟才欣然頷首。
而落在這旁為首之人的耳中,卻也另有感悟。到底是在府衙通判家做過幾年先生的,比起自己這隻懂得地租、房錢的,到底還是更有見識些。若有所思後,已將隔間的另一用途,烙印在了腦海之中。
轉而端起了茶碗,提及了此番入京的種種打算。
原來,他們此行並不單是為了早些將盧氏子弟,送到京城借住盧侍郎府上,更是為了翻修祠堂一事。實則,早在幾年前盧氏終於又出了一位戶部侍郎後,族中長老們就有些按耐不住了。
要知道,早先盧氏也曾出過三品的官員若干,亦有那位階更高出現,只不過數十年間再未見如此盛況罷了。在毅州境內,盧姓雖不是當地首富,卻也是名門世家,然而連年的官運平庸,再加之外來姓氏的逐步崛起,盧氏一門的地位早已是今非昔比了。
所以,這些族中長者才會格外的憂心。剛好藉著侄兒高升之際,重修了盧氏祠堂,再添上開設學堂一樁,豈不錦上添花的好事!若是再添三十畝祭田,所以包圓了郊外那一大片,才叫世家名門的氣派!
一想到,從今往後盧氏一族又得重複,毅州三大氏族之首,便是沒來由的一陣狂喜。只是苦了至今仍矇在鼓裡的盧府眾人,皆對於此是不得而知,都只道族裡長老出動了近一半,怕也是擔憂來年的大比之時,這四個盧氏子弟不得及時尋到合宜的住處,才特意趕在年底前找到了府裡,相求此事。
殊不知,族裡的長老卻是為了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