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出一轍?”倒也不曾惱了這小廝的出言提醒,接過早被自己整理成冊的手稿,翻看了起來。

鴨子養在稻田裡可以去了蟲害,還能因其在秧苗裡四處走動,從而起到除了田間雜草的功用。反之,稻田又因蓄養期間的鴨苗,從而達到了施肥之效,更可算得互惠互利。

以此類推,再觀這魚塘同菰米田的道理也一樣,只是多了一道更有遠見的好處,那邊是由菰米吸取了魚塘之水中的養分,由此還了潔淨之水入河道,才是眼光極為深遠。

“是啊,這魚米之鄉若是混了賴以生存的清澈河道,豈不是罪孽深重!”抬眼望向頭頂之上的湛藍天空,不覺也是深以為然!

待等有人送了魚苗移入塘中,也已是五日之後了,當著眾人之面將其中道理細細講述一清,愈發引得一眾老莊戶是重重頷首。

“怎麼不是之般哦!原先咱們村裡,也有專挖了池塘養著不少魚蝦的地主家,每年秋後撈乾淨了魚蝦,留下那滿池子的混水。可都是是帶著腥味的。如今得了這等地好法子,咱們再不用像往年那幾日一般,是誰家都不敢往河邊漿洗衣裳去咯!”

“還不單是為了漿洗衣裳一事,聽說菰米田得了這魚塘的水,長勢必是更好。就是冬日不挖了河泥來肥田,也是足夠。”

不等這人說完,另有佃戶是當即附和道:“這冬日裡挖河泥可是個苦差事,要是真省了這一項才是好事一樁!”

“誰說得了稻田養鴨、魚塘同菰米田,這河泥就不用挖了?”此刻已是推門而入老農張七福,卻是邊快步走來。邊正色提醒道:“不是沒事嚇唬你們幾個,這河泥真要是幾年不挖了,指不定哪年趕上大潮汛。咱們這上等的好田就直接成了龍王老爺家的後花園咯!”

只一句,便是點到了要害之處。是啊,上游來水中多少還是帶著些泥沙之類的雜物,要任其放著幾載不清理,還真是沒人敢保證。絕沒有任何變故的。

想到水漫金山的場面,便再無一人唸叨冬日裡,開挖河泥是一樁人人喊累的辛苦差事咯。別看田畝是東家所有,可大傢伙來年的口糧還得靠著這些活命,哪裡敢不多留神一二的!

再則,如今這般好說話的東家又要往哪裡去尋?要是真離了這葉老爺家的莊子。往後只怕再沒如此的好地界了?倒是無需這為首的張七福苦口婆心,嘮叨再三,眾人也是紛紛點頭認同此樁。

就在這頭佃戶們說起魚塘之事時。那位處河道旁,專作莊內水車磨房的所在,也已是完成在即。今日葉青庭之所以欣喜而往,便是為了察看這兩處所在。

瞧著原木色的河邊小屋,不禁也是眼前一亮。到底自家胞妹的所提不錯。小屋離地兩尺,即可避免了河道邊溼氣過重。還可將外面環繞三面的過廊做了臨時的休憩之處。

真到了夏日炎炎之際,若能在這等臨水處,暫且避開頂上的毒日頭,也是再無別地的。看著好大一片空曠的水田,也唯有這一處可充作此用的地界了。

饒有興致地步上木製臺階,抬手比劃了過廊上的茅草遮避,更是點了點頭,轉而問向身後的小廝:“你們瞧著可是還實用?”

“大爺您是不曉得,這水車磨房才建的時候,小的就同小五來了不下三回。就在過廊上多加一層茅草頂子,就連那些個工匠大叔們都是一個勁的直點頭。”

只見一旁的小廝也是連聲附和:“咱們也好歹來了這南方有幾個年頭了,別的不多就是雨水特別豐沛,,在這水車磨房三面修出這過廊來,才是便利的很。”

聽得兩人積極應答,這旁的葉家大爺亦是含笑擺了擺手,示意開下門來,且瞧瞧這屋的傢伙什兒都齊全了沒。

晚間將莊內諸事一一回了老爺知曉,這才聽得父親提及,妹婿一家即將返回四合鎮郊的別院修養一事。

“怎麼才來了沒兩月,就要上路而返了?”半是不捨,半是難逢知己,此刻才算是真正與妹婿有了暢談之時,卻又匆匆而去,不免略有失落之感。只是妹婿一家本不曾打算長住,不過是為解葉家的燃眉之急,才日夜兼程著急趕到。

“眼見莊子已是初步就緒,自是早些回程靜心休養身子,才是正經要事!我們已是得了這意外之喜,哪裡還能多留時日的,更何況你妹婿上報時,卻是以回鄉養病為辭,哪敢在這外鄉多作停留,許久不歸之理?”

“這。”愣住片刻,重又抬頭正色應道:“兒子,明日便尋了採買些南方的特產,讓妹婿帶於京中的親家老爺,嚐個新鮮。”躬身辭了老爺而出,這才幽幽一嘆。

迴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