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在這府裡的主子本就心善,不似別家任意打罵下人,更不會無端剋扣月錢。說來這丫鬟也是自己暗下決心,必要好生當差,早日叫家中孃親不再寒冬酷暑的外出討生活。這與人漿洗衣裳的活計,可是不好做,夏日裡倒還罷了,可這入冬後的時日卻是辛苦的很。

然而一切都已過去。早在四年前自己隨了主子,直奔西北方向而來時,家裡的狀況又是有所改觀。雖說家中本就不是農戶出身。好歹在離開的前一年,家中便置辦下了薄田幾畝,租與隔壁人家耕作。

每年也能分得不少糧米,那家本就是老實本分的莊戶人不說,連帶著左鄰右里,得知他家閨女在大戶人家做丫鬟,也越發不敢欺負他們孤兒寡母的。

口糧基本有一大半落在這塊薄田裡,再加上小娟每季尋人稍回家來的銀子,也就足夠母子倆過活的。於是那苦人的漿洗差事倒是辭了去,又另找了一份縫補的活計,雖是掙得不多,可好歹能換些零星日常回來,已夠小娟娘欣慰半日的。

與之前衣食無著的苦日子相比,差著何止一籌!隨著日子一日好過一日,這娘倆的面色也都一改往日的憔悴,原本就三十出頭的小娟娘,也逐漸顯出自家出事前的清秀模樣。

雖說算不上好顏色,卻也強過一般的鄉間農婦,時至今日更是有訊息傳來。在小娟隨了主子往甘霖的一年後,村口那家沒了媳婦的篾匠,居然請了媒人上門說親,願意接了他母子過去。

原先那家娘子走的早,家中還有個瞎眼的老孃,膝下倒是有過一個兒子,卻因前兩年發大水,隨了他家娘子一併去了。他家老孃的眼睛也就是那會兒哭瞎得,本來好端端的一家祖孫四口,偏偏叫一場洪水沖走了家中的獨苗,媳婦又早不在人世。

早幾年,家裡也是苦捱了好些時日,才好歹給兒子辦了婚事如今又該如何是好。剛巧村裡搬來這麼一對母子,雖說那大娘子拖著一對兒女守了寡,又與自家兒子同歲,可畢竟才剛滿三十。再聽得他家大閨女去了鄰縣富戶家,做了丫鬟倒是再不愁嫁妝銀子了。眼看著他家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那家中眼盲的老婦人,心裡倒是透亮的很。

想著那寡婦,本就有個小兒子在身邊,今年不過七八歲,倘若成親後真不能生養了,好歹自家兒子也有個養老送終的人。至於那在富戶家當差的丫鬟,更是不必擔心。

村裡雖是還沒一家將閨女賣去過這般的人家,可隔壁村裡不就聽說也有那麼一家。每年回家來都帶著一大包袱的好衣裳,自家親戚們也都跟著沾了光,雖說都是主家穿過的,也不是他們這般的莊戶人家可以置辦得起的,到底看著左鄰右舍都眼饞的很。

老婦人倒不是貪小娟也能給自家帶來這些個好物件,而是看中小娟孃的為人本分。都有了這麼個閨女,每季託人捎來用度,這寡婦還不願舍了縫補的活計,給家裡多添進項,到是難得。

本來都是窮苦人家,兒子雖有些手藝在身,卻也是礙於為人木訥不善售賣之事,每回趕集都比旁人少賣出些銀子。這也讓家中的瞎眼老孃,萬分擔憂的所在。想到那寡婦敢這般領著一對兒女,搬出城外過活就一定是個有主心骨的,如此想著反倒更合了老婦人的心意。

褪下了腕上的銀鐲子,便喚過了兒子細說這樁。本就孝順的篾匠哪裡還有異議,這清秀的寡婦他也曾見過兩回,到底生得不錯,聽自家老孃又是一個勁的誇,更是直接點頭應了這門親,只等著回頭尋了媒人上門求親便好。

唯有自家老孃的貼身之物,他是沒敢拿去當鋪換了銀子來家,反倒每日多趕出幾件,託了隔壁的叔爺幫著趕集去。雖說得另給一成的銀子算是跑腿的錢,可好歹也比自己不懂招呼客人強。

別看每季得了閨女的一份月錢,娘倆的日子也越發好了起來,可終究還是孤兒寡母。好在這村裡人多半都知道,他家閨女是賣去了大戶人家,一般也好太過,只是家裡沒個當家在外拋頭露面,她個婦道人家就得一肩擔下所有。

難免有那嘴賤好事的,言語奚落於她。想著兒子尚未成人,閨女又賣了死契,自家又是才剛搬來此地,萬不得已還是忍忍就過了。正在節骨眼上,村口篾匠家的瞎眼老孃讓人前來說媒,卻讓隔壁的嬸子提醒了一句。想著人家也是好心,再瞧瞧這家徒四壁的,閨女那份月錢都叫娘倆都使了,往後可怎麼置辦嫁妝?

思量了三日,便點頭應下了這樁,找人知會了鄰縣的閨女,卻不想這會兒她已隨了主家去了西北。然而當初那時,漫說是淥水莊上的佃戶把式了,就是兩個女管事也是才剛得了信沒幾日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