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前一刻,苗頭微露之時,他便已在思量今日這樁,該如何妥善收場方為上策。不覺想起了昨晚妻子之言,兩人原本就打算待田地歸入名下後,便將選買耕牛、辦置農具諸事,一併託付與梁掌櫃的雜貨鋪採辦就成。
本來這四合鎮中,這程記便是以農事起家的,有著如此之廣的名下良田,總比起自己這等門外之人,知之甚多!且不說梁掌櫃家,又是專供雜貨一說,鋪內原就不缺那耕作的農具。剛好,這也算是順水推舟之事,又哪能旁落別家的。
此刻,再叫那沈姓書辦言語一通,越發是將其間關係一起。不覺低聲問向,另一旁的梁掌櫃道:“梁掌櫃家可有心,也置辦一處豐沃田地,你看與我家做個鄰里可使得?”
猛聽得一句出口,倒叫那梁掌櫃的頗為意外。原只當這位低頭沉吟,不過是對那片突入而至的桑園,取捨與否猶豫不決罷了。卻不想真是瞧上了那片所在,但是這般拉上自家共同置田,倒是讓其不覺有些愣神。
正待梁掌櫃尚不知該怎麼作答之際,只見,這旁盧家二爺搖頭著低嘆一句:“今日實話說你與梁掌櫃知,也是在所難免。如今家中兄弟數人尚未分家單過,這便是前次置辦山頭之初,便與拙荊商議而得那等無奈之法,為的便是避免手足之間,因此起了間隙。”
“原來如此!”忙是點頭,低呼一句脫口而出。
還記得當初夫妻二人,對於盧家二爺置產不歸在自己名下,反倒掛在每歲都得納稅繳糧的二奶奶名下,十分不解。今日得知這其中苦惱之處後,頓有那豁然開朗之感。
確有這般一說的。旁人家或許不能知曉其中的利弊,但嫡庶兄弟眾多的大戶人家,此一項上反倒不如那普通之家,來得輕鬆。因身為程家旁支的女婿,這等族內家事,他梁掌櫃好歹也是略知一二的。
見其點頭附和,這旁的盧二爺不禁,已是補上一句道:“如今市價二兩半便可購得良田一畝。確實能夠到來的佃戶也不過兩家,若是等再尋著合適的人家倒是不急。只是這現銀卻有意留著同掌櫃的,再合作幾單別的生意,若是都置辦了田。”
無論方才有多麼的猶豫,此時在梁掌櫃的耳旁縈繞不絕之聲,卻是無比的打動與他。要知道,由最初合作給幾乎全鎮的商戶,替換招牌一事,還是後來聯合了程記期許能在省城那等地界上,求得立足之地的大手筆,都讓人對這位盧二爺的洞察之力,很是佩服!
而今,又聞這位仍是有意,再次與自家合作生意之事,怎叫他不欣喜若狂!為此不由得精神一振,頭腦頓時一片清明,不過短短几瞬之後,便已是笑著提議道:“既然盧二爺也是有意,多置辦些田地那短缺之數,便由梁某先行墊付便好。”
這句才剛出口,盧二爺不免追問道:“莫不是,梁掌櫃並無意此處的田地,倒是盧某孟浪了。”
卻不知,那梁掌櫃忙是擺手,告知起來:“一來,盧二爺本就是看好此地,而且也確實上等的良田。只是我家生意盡在鎮上,家中小兒也尚未及理事的年歲,哪裡又能尋出一人來專理此樁的?”
不覺哂笑一聲,轉而看向那旁立在堤上之人:“盧二爺覺得此番得拿下多少之數,方能入了那位的眼?”
“看這架勢,怎麼也得倍之才肯,亦或者等等,剛才那位口稱此片良田可是共有百五十之多?”見一旁梁掌櫃回憶片刻後,欣然頷首,確認此事。
他卻是已在心中,衡量再三起來。拿定心思後,才慎重點了點頭同一旁的梁掌櫃,小聲商議了幾句。果然是把做生意的好手,不過片刻功夫,就能想到關鍵之處,到底不愧是連程記那位大掌櫃,都高看一眼之人啊!
想妥應對之策後,就見那旁梁掌櫃的落下半步,緊隨這位盧二爺緩步往河堤方向來,書辦心中已是大定。到底是官家子弟,不單進退有度,就是這等官場的規矩也算明白的很。
心中暗喜,不免也是鬆了口氣,終是不成壞了縣太爺的大事,過會子只要這位,願意倍之與先前所求,自己便能回去覆命了。
但當聽到這盧二爺報出的數字後,不免難掩欣喜之情,提高三分音量道:“盧爺所言可是當真!”言語中不似疑問,而是驚喜更甚。
“自然是實在之言。”欣然頷首,再度確實了剛才那句。
卻不想一旁的梁掌櫃,此刻卻是憨笑一聲,朝那位沈書辦拱了拱手湊近一步,低聲示意道:“不知沈官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雖是不明就裡,但也未曾斷然拒絕,略是點了點頭,便隨了梁掌櫃移過兩步。只見那人已是低頭輕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