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公可是與他講明瞭,其後一味冬筍卻是時令之物。”
忙將杯中溫茶吃了半盞後,才頷首應道:“那大和尚倒是明理的很,為了此方竟然將法事、祭祀的香油銀子,直接抹了一半去,說是買了我手中的方子便可。”
“這倒奇了街市中,也曾瞧見有蒸餅、蒸包子的,為何卻願意用百兩紋銀,單買一張素包的方子?”
卻被那旁的盧臨淵訕笑著打斷道:“提及此事來,為夫我頗為慚愧,遠不及那大和尚會做買賣。”說著兩手一攤,懊惱之色頓顯:“這不叫他又是誦經,又是連聲施主大善的唸叨著,委實不忍見其百兩銀子所以,最後又索性搭上了那份咱們新創的玫瑰芸豆卷,做了添頭送了與他家。”
“我倒是什麼要緊的,這本就是無本的買賣,咱們頂多費了點銀子將其還原了六七分像罷了。真要說道起來,還是多虧了此番府中請了高僧法事一樁。如若不然,這等買賣又要與哪家去做?”
轉而收妥了那張銀票,又是甜甜一笑:“可是比咱們繪製圖稿,快上了不少。要不索性將此地僱來的兩個廚娘一併帶走,只等那程記尋著了合適的鋪面後,咱們也開一家素面館也是不錯!”
☆、第七十二章商榷人選
“盧記哦,不對,還是用娘子的葉記才穩妥些。”
卻被這旁的二奶奶搖頭攔道:“還是索性以淥水山莊之名,才最為合宜!聽著也顯得素雅,比起這個記,那個記的,反倒與素齋、素面之類的飲食,更為貼切不是?”
反覆唸叨了兩遍後,已是欣然頷首道:“果然更有一派閒靜之感!”
“無論是誰,也不會聯想起咱們兩人才是關鍵。就算眼下便著手此事,也必得來年後方能開張,倒不如加緊時日尋個妥貼之人,以便一得了訊息後,咱們就能將這樁落到實處。”
點了點頭,卻不禁微微有些唏噓道:“如今咱們莊子上,怕是再無可當得此樁之人了。佃戶有那兩丫鬟並桑園的胡老爹看顧著,倒是不礙,但若是將那山上負責茶園進度之事的向豐年,脫身而出,到底也是不妥。”
沉吟片刻,夫妻二人卻是同時提到一人之名:“餘家大郎餘平秋!”
“不錯,原交於他手中的那單轉手貿易之事,本就是看準了時機跑上一回,即便是年節前這一段最忙碌時,也不過三趟罷了。與其另換了旁人接手,倒不如讓他帶著家中兄弟,一併往京畿常駐的好。”那旁的盧二爺,已然是附和聲起。
“外加上他們本就是府裡的家生子,如今老爺又準備著來年復職一事,想必府中更是沒有他兄弟二人的差事可領。索性趁著此番回府之際,將他們家一併要到了咱們二房名下,才是最穩妥!”
聽得妻子一般提到,愈發認定了下來。到底信得過,才能放心交託與人,眼下再四處尋訪合宜之人,倒不如交給他們家看顧。畢竟那處可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京畿地界。稍有差池定然也是鞭長莫及,如此思來,還是府中的家生子,才是上上之選!
緩緩點頭,已是順口接道:“若是這般,便需尋個合宜由頭,順利將老餘頭一家的契書,轉入咱們名下為好。倒不是擔心會隨了老爺一行往京城,只怕府裡一時半會兒還離不了,這個熟識鄉間道途的老把式。以至於他家那兩個兒子。”
“倒是頗為頭痛之事。若我們二房顯得過於急切,不用旁人言語挑撥,也必會引得太太她疑心頓生。”輕聲唸叨一句後。亦是放下了手中的茶盅,低頭思量起應對之策來。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才更有利。自從兩人來到此世後,便是麻煩不斷。但伴隨之而來的機會也是未曾停歇過。若論起其中的緣故來,倒也不全是所謂的禍福相依,與兩人從未曾輕言放棄,也是不無關係。
與其聽之任之,糊塗過活,倒不如放手一搏更為穩妥。萬事都掌握在他人手中。才是無妄之災!顯然回去之路已是斷絕,既然要在此世長久生活下去,必得做好完全準備。才能順應萬變。
突然靈光乍現,不覺已是脫口而出,急忙問起這旁之人來:“娘子可還記得,前次我曾與你提及過的那樁婚事?”
“婚事?誰家藺蘭可是不成,等過了年她才不過十六!”片刻茫然後。已是記得此番來路上,藺管事的一通肺腑之言。
當年他家原是逃難出來了。別看如今藺家姐弟儼然手足情深,實則卻並非一母同胞,而是叔伯堂姊弟。此事就連盧府中人,也是無一獲悉,就是她二奶奶也是此番經由藺管事親訴中,才得知真相的。
因而上,對於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