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盧府是怎麼一番情景。片刻後,不免失笑擺手道:“哪裡是府內與別家不同,分明就是咱們多慮了。相公可還記得去年此時,你我正在這別院靜養,哪裡又去知曉毅州府中的情景?”
“對啊!去年此時正忙著嚇走那三個不速之客。”忙不迭脫口而出,苦笑連連。
卻不知,突發之事便在藺管事為免意外,刻意多留的第五日中發生。不但是等來了京城來信,更是獲知了盧老爺命二房一家,於秋後入京之事。
“秋後便走,究竟是何事這般著急?原先不是命我們好生照看別院、毅州兩邊諸事,此刻卻有著急喚入京,也不是好是壞?”便接過信箋細細翻閱起來,不免是吃驚不小。
這旁徑自坐定桌旁的盧二爺,亦是倍感無奈:“那時節上路,只怕就要耽誤了置辦良田一樁。就算佃戶人手足夠,期間還是差著不短的時日!雖說晚幾日倒是無礙,藉口路上略有耽擱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此番入京之前,還得取道毅州將另一家帶了上路,卻是破綻所在!”
是啊,此刻也已讀到這段的二奶奶,不禁低嘆一聲。
確實棘手的很,若要順利將桑園並田中產出換了銀子,必得多等幾日,但偏偏路上還需帶上一戶人家同往,只怕已是不成了。
然而手中的現銀卻被購入茶樹一項佔據了大半,餘下之數也僅夠維持日常用度,哪裡還有剩餘銀兩另作他用。又一次,將兩人原訂的銜接計劃生生打亂,不禁相視苦笑連連。
“不如索性讓藺管事,去一回小淨臺寺,先行結算一筆銀兩,再同鎮上程記借渡一二,好歹在臨行之前將那片田地拿下才好!”
提議出口,只見身邊的娘子卻是輕輕搖頭,低頭思量片刻後,才直言勸道:“看似無礙,實則頗為不妥。當日與那小淨臺寺食單之時,這淥水山莊在那主持眼中,便是富貴人家的山間別院。雖不是你我刻意營造而成,卻也不失為良策。畢竟多了一層神秘之色,也隨即擋開了許多有心窺視之輩,總之是普通之人不敢輕易攪擾的所在。”
“此刻卻為了那區區幾百兩銀子,便專程尋上山門,山莊之名必是不攻自破,得不償失!”搖了搖頭,又是一句肯定順勢而出。
至於程記借渡一事,娘子她更是壓根未曾提及,這旁盧臨淵也是瞭然的很。如今雖有合作事宜,卻不好太過親近,畢竟那程家已是今非昔比,單是論起其在京畿的生意,早已遠勝鎮上那三家之合了。
即便不是為了山莊之名,也還是莫要撤上金銀之事為好。原先不知與他家合作那頭,究竟是何等樣的商戶,倒還罷了。但如今已在盧老爺的來信之中,提及過有關大房奉上的那套素瓷,不免讓夫妻兩人皆是吃了一驚。
原因無它,便是被盧老爺帶入京中的那套素荷,可謂是小小風光了一回,將前來盧家飲宴的一眾京官,看得頗為眼饞!畢竟都是場面上人,客套兩句本也司空見慣,只是當日京城之中,已有此款素瓷在鋪面售賣。只是礙於貨品太過稀缺,能在第一時間抱回家中的,必是早早下了單子的那幾戶。
而他盧老爺不過是丁憂回京復職之人,卻又為何能不免令在場之人浮想聯翩起來!
只是此刻屋內二人,皆不曾將此二事聯絡一處罷了。若非這般也該猜出,此番京中來信催促二人秋後即刻上路,卻是何意了。
正當兩人猶豫是否擱置購地那樁之際,梁掌櫃處卻在此刻,傳來了好訊息!
☆、第九十四章如此官迷
“你說是那位大人。”最後幾字生生被斷在當場。並非此時言語不便,而是對面梁掌櫃所言,頗令這位盧二爺太過驚愕所致。
雖說早在那位上任之初,便已瞧出其功利心頗重,卻是不曾料到竟會為了考績之時更添一筆,許了借銀一事!只見過官家為了旁人奉上的黃白之物,或明或暗幫村一二的;試問曾幾何時,官家為了年終考績之事,借渡銀兩與人置辦田產的,怕是百中無一亦或是百年難聞,才對!
因而前一刻,聽聞此樁太過罕見之事,哪能一如既往,面上仍是波瀾不驚?饒是他盧二爺兩世為人,也禁不住臉色數變,好半響後才略帶猶豫地吐出下一句來:“莫不是本地官紳中,有意購置荒蕪田產的人家,實在是寥寥無幾?”
這句倒是把那對面而坐之人問倒了,一來是前次被沈書辦請去商議之時,自己也不過略問了問良田作價幾何,至於旁人家購置一樁卻哪能得知哦!
不免是面露尷尬,訕笑直言道:“盧二爺您是高看小人了,當日被沈書辦喚了去見,已是意外的很。聽說是那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