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部分,淥水依荷起微瀾,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自己上任後,所見所聞才有想到,東廂他大哥即將赴來年春試,逐而步入仕途便已是順理成章的。此刻細想之下,那日與我提及時便頗為懇切,定是為了此樁而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股之人(中)
這旁太太是感慨頗深,另一旁舅太太又怎會不明白,她身為人母之心。想他兄弟二人雖都是嫡出親生,但一個註定與祖業無關,必將要分府出去的,倒不是再無來往,只是公平二字與他卻始終無緣了!
這等之事,漫說是他盧府一家,任是哪戶也都是如出一轍,只是身為人母不免感嘆一二,也是情有可原。想及自己幾個孩子,又何其不是一般作想。更不必提,自家那命運多舛的女兒,愈發是讓人為之心痛不已!
倒是喚了二奶奶來的魯媽媽,推門而入之際,兩位太太才收拾了心境,重新端茶淺啜了兩口。
待等二奶奶下手落座,那旁舅太太才開口問道:“此番營建四合小院一事,的確頗為不錯。但近鄰一處的方正之地,只是這京城之中怕不好尋,你家相公可曾提及過一二。”
果然如此,只是這話由大舅母今日特意來提,倒讓一旁的葉氏暗自吃驚。此前聽得夫君言道,好似太太頗為看好這樁,為何卻是前日才得了訊息的舅母,更為積極。
此刻卻不是仔細思量之際,還是先將已在嘴邊那句,吐露與對面二位知曉,才是當務之急。只是如何將這兩位引向那片所在,便需小心提點才是。
收了心中所慮,不覺已是抬眼微笑道:“不瞞大舅母,相公確實與妾身提及過有關此樁,只是最為合宜之地並不這般容易尋的。”略側了側身,望向外院那方,才接著言道:“就以我們盧府眼下這片地界而言,雖比不得緊鄰順天府衙那一帶熱鬧非常,卻可算得鬧中取靜更利於居住的所在!”
提到這項,不提這旁的盧府主事之人,就連那旁的舅太太也是緩緩頷首。見這般情景。又繼續往下道:“既然有心將營建好的四合小院借租與上京趕考的學子,便離不了一個‘靜’字。這最為合宜的所在,自然是緊鄰一片而建,方能剔除間隔與其中的雜亂之象。”
“這第二嘛,即便是租借與人暫住一時。為保持安寧氛圍,在選定租借之人之時,只需濾出那等不利之因,便無須擔憂了。”
兩點提醒完畢,卻不敢再言及其它了,畢竟以昔日這位的所見所聞。必是再無可道明之處。萬事不能太過了,還是略有欠缺,才是最為合理。
見對面兩位已是互望了一眼。不免暗捏了一把冷汗,莫不是依然有些過了?正當二奶奶心有忐忑之時,卻聽得那旁舅太太已是先於太太,含笑點頭道:“的確有些道理,你們小兩口倒是無話不談。想必也是你家相公,同你細細提及過的?”
“不是提及,而是兩人商議的結果罷了。”只是此話萬不能人前提及,不覺已是頷首應道:“正如大舅母您猜想的那般,才聽了相公說道起營建四合小院一樁,便因不明其中之故。反倒問出為何不索性修一處客棧來借與他人經營,才更好些?”
不想這句,才剛出口已引得這旁的太太。介面追問一句:“那他又是如何作答的?”
忙是點了點頭,接過這句:“那日夫君就道,雖是為入京趕考的學子們建築這一所在,但也不能全然不慮,待到此般赴考大潮褪去之後。我家營建那處又該何以維持?”
提過此言,不免抬頭看了對面兩位。才望向窗外接著道:“所以相公才有了建築四合小院之想,必要之時還能借與中等人家居住,也不失為解決之道。”
“提到這樁,到底還是咱們家這位提舉大人,想的周全!”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一句,落入太太耳中卻是同樣欣慰。或許正是因他自幼羸弱,無論是滿府上下與他屋裡之事也好,還是他自己罷都比常人更細緻三分。
想到此處,不免是暗暗點頭,本就是個前途無量的為官之材,只嘆此事卻始終不能隨了心願。不過如今有這麼一位,陪在身旁倒是讓人安心不少。
轉念之間,那旁大嫂更不免接了一句問道:“那你家相公可曾提過,此前可曾尋訪過合宜之地?”
聽到這關鍵所在,自然是倍加用心聆聽,只盼著他姑母家的這位戶部提舉,真就尋到了一處好地界。如此一來,大家湊齊了銀兩,無論是需破土動工也罷,還是隻要稍作改建也成,只求能在下次恩科之前修繕一新,便可為兩府多添一分不錯的進項。
只是得到對面這葉氏的回答,卻惟有輕輕搖頭罷了。
“想他雖在戶部任職,到底也是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