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部分,明器,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位縣令大人一邊做和事佬拉攏人心,一邊悄沒聲息地把水渠給修成了。這位縣令大人裝神弄鬼的花樣並沒有瞞過阮香的耳目,只要稍微用心就可以注意到,那些聽到風聲搶先遷祖墳的人家似乎都是在水渠要經過的路線上。一樣是修渠,這位縣令偏偏很順利就把事情給辦了。可見有時候適當的手段還是很有必要的。

現在的阮香早已經不是那個一心只想著報仇的女孩了,她想得更多更遠,做事的方式更加圓熟老練,駕馭屬下也更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別人見到的永遠是那個充滿自信的阮香,而要擁有這自信的資本,這其中經歷了多少挫折,多少失敗,多少艱難的取捨,只有阮香自己知道。阮香自己有時候都不清楚,這自信真的是發自內心呢,還是一向做自信狀,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不過她至少知道一件事,如果她都缺乏信心的話,那麼整個靖難軍也就失去了靈魂。

“曉玉,我剛才想起來一件事要你去辦。”阮香說道,“我這次出來,看到不少半大的孩子在街上混,治安也差得很。我記得原來父親在靈州的時候辦了不少義學了,我釋出過命令恢復吧?就算他們沒錢上學,也該學門手藝才是,怎麼靈州風氣變得這樣壞了麼?”

呂曉玉道:“這件事我倒是知道的。並不是靈州的風氣變壞了。這種風氣說起來和靖難軍也有點兒關係。自從靖難軍興,軍中賞賜豐厚,攻城首登、奮勇殺敵立大功者都得以封賜官爵,即使普通計程車兵每次戰後獲得的賞賜也比農夫辛苦耕作一年收入更多,加上靈州民風本強悍,尚武輕文,於是就形成了一種男兒當兵的風尚。那些少年郎,家中富有的,延請名師教授武藝,以佩劍任俠為風尚,家貧的願意老老實實讀書的也不多,都以從軍習武為榮,好勇鬥狠,混跡街頭,多數都指望著能有朝一日被招入軍隊。據說現在靈州人嫁女也都偏愛佩劍少年呢。”

阮香搖頭道:“這麼說來倒是咱們的不是了。不過再怎麼說這也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風氣。我們需要的更多的是建設性的人才,而不是隻懂得好勇鬥狠的戰士。我有一個想法,回頭你和周景沙炳他們商量著給辦一下。我想在軍中成立一個少年營,詮選素質較好的少年進營學習,範圍麼主要就從那些街頭少年裡邊找就好,具體教授什麼你們想想辦法,總之我希望幾年之後,我手裡有一批可用之才。地方上我會和他們打招呼,發一個正式的行文。這次詮選結束後,我希望看到治安能好轉。這件事你親自關照著,最好能形成一個制度,不要只做一次的打算,這少年營將來應該成為咱們的後備軍官的主要來源之一。”

呂曉玉起立,道:“這件事是不是由寧先生來做更合適些。”

阮香道:“不,就你辦吧。那兩處我會跟他們說。這件事辦起來應該不難,難的是能堅持下去。我只提醒你一件事,我希望這個少年營是乾乾淨淨的,不要讓我看見軍令部或者別的什麼部門的手伸進這裡。”阮香的語氣不容置疑。

呂曉玉忙躬身道:“曉玉知道分寸的。”

阮香道:“坐下吧,不用弄得這樣引人矚目吧。現在你也算是軍中數得著的人物了,不用這樣拘謹的。”

呂曉玉依言坐了,整理一下思緒道:“這是屬下的本分。前一陣子郡主讓查的那個劉海的來歷有眉目了,我已經讓人做了一份正式的檔案送了上去,不知道郡主看過沒有?”

阮香道:“還沒看到。你直接說說吧。”

呂曉玉道:“這個人身份有些讓人費解,他從出生到二十歲為止,沒有離開過家鄉一步,二十歲之後開始遊學,但是在此後十年間聲稱見過他的人都被證明不可靠。在十年末的時候,那部聞名於世的《水經論》以他的名字開始刊行。郝萌徵辟他的時候,正好是他遊學完第一次回家,他沒有去應徵,於是世傳此人風骨絕佳,不趨炎附勢。不過據我瞭解,他親生父母都已過世,親族中剩的人也不多了,能給他身份作證的,都是幾個遠親,這幾家人都相當貧窮,如果給他們錢的話,相信讓他們說什麼就會說什麼。”

阮香道:“那麼你是懷疑他來歷不明或者就是個冒牌貨嘍?”

呂曉玉微笑道:“不是懷疑,而是確定,因為不管怎樣,一個白面書生也不會忽然就變成一個粗莽大漢的。”

阮香道:“如此說來這人倒有些意思。這件事你做得不錯,不過到此為止,以後你就不用管他了。”

呂曉玉道:“郡主,如果把他交給我的話,我有辦法讓他開口說實話的。”

阮香道:“算了,我倒不在乎他什麼身份,有什麼企圖,只要他有才,我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鬼帝的新娘:陛下,別硬來

落雪傾城

教育的真實性

不是就是

溺寵逃妻:老婆,別求饒

小酒輕狂

]幸福不遠

孤獨半圓

也就劇本

丁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