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部分,明器,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息雷霆之怒,村野之人不懂規矩,冒犯之處,還請見諒。”
楊鼎北還待再作威福,忽然瞥見吳誨向他猛打眼色,他一抬頭猛然看見董不語正按劍冷笑,眼中殺意濃重,寧雄、寧豪、寧傑三人似乎無意地堵住了帳門,眼看帳內眾將沒有一個是董不語的對手,心裡竟是有了寒意,咳嗽一聲道:“罷了,既是寧小姐求情,本將軍不和他計較便是。”直到看到董不語的手慢慢離開了劍柄,楊鼎北的心這才慢慢放回了肚子。
寧霜道:“寧家和吳賊誓不兩立,將軍但有吩咐,寧家願為前驅。”楊鼎北哈哈一笑,並不接話。
吳誨獻策道:“賊兵此陣利守不利攻,若能引誘其下山交戰,則不攻自破。”
楊鼎北問道:“計將安出?”
吳誨道:“賊兵傾巢而出,沃城必然空虛,若以一支軍隊大張旗鼓號稱進攻沃城,則賊兵必急於和我軍決戰,這樣他們自己就會打亂陣腳,我軍趁機擊之,必能獲勝。”
楊鼎北點頭道:“此計大善。”
將軍黃烈風道:“吳先生此計太緩,若賊兵不去救沃城又如何?我看不必如此麻煩。賊兵依仗者,無非弓弩犀利,只要等到夜間視野不明,我帶兵偷襲,必可成功。”
楊鼎北心裡雖然傾向於吳誨的計策,不過黃烈風說得也不無道理,吳憂完全可以不救沃城,這樣這條計策就沒用了,而且吳憂一向有睿智的名聲,應該很容易看穿這個計謀。
吳誨又道:“將軍不必擔心,這是一條虛實之計,若賊兵置之不理,我們就真的發動一支偏師先攻下沃城再說。賊兵失去依託,必然軍心浮動,有利於我軍進攻得手。”
楊鼎北道:“好!就用此計。”
寧霜請纓道:“將軍,我寧家在沃城頗有人望,若讓我們率偏師出擊,百姓見到寧家的旗號必欣然景從,被賊兵脅迫計程車兵也會起義響應,沃城可不攻自破。”
楊鼎北立刻搖頭道:“我自有計較,軍前還用各位,不可輕出。”寧霜憤然退下。
吳憂見雲州軍暫時沒有進攻的意思,乾脆趁機休息了一下,找到莫湘,問道:“敵人下一步會如何動靜?”
莫湘笑道:“主公又來考我了。”仔細思考一下道:“上策莫過於圍而不打,雲州軍掌握著外圍主動權,而咱們所帶的食物、水都很有限,所以先沉不住氣的必定是咱們,只要咱們忍不住突圍,這仗就算完了。”
吳憂道:“那我們當如何處之?”
莫湘道:“不用擔心,楊鼎北決不會用此計。雲州軍的優勢實在太明顯,他沒有耐心等的,真要此計現出效果,恐怕沒有十天半月不行。而事實上——”她將嘴湊近吳憂耳邊說道:“這確是最好的計策,因為我們只帶了三天的食水。”吳憂一聽“啊”地一聲,看看周圍計程車兵,沒敢說什麼,在戰場上,莫湘比他更愛冒險。
莫湘微笑著徐徐道:“第二條便是中策,就是等到夜間視野晦暗弓弩作用最差的時候,率領部隊貼近我們的陣地,然後突然進攻,以雲州正規軍的強悍戰鬥力,絕對能在咱們的陣地上撕開缺口,然後雲州馬隊的衝擊力就顯出來了,我們只好選擇硬拼,雲州部隊最不濟也能和咱們打個平手。”
吳憂笑道:“你倒像是楊鼎北肚子裡的蛔蟲似的,還有下策麼?一起說說看吧。”
莫湘道:“要說這下策呢,本來可以稱之為上上策的,可惜”
吳憂打斷她道:“讓我猜猜這下策吧,也不讓你專美於人前。既然‘本來’應該是上上策,那麼肯定是合乎兵法了,最省事有利莫過於聲東擊西之計。只要敵人襲擊沃城,我就不得不救。我若救之,則中了雲州軍的圈套,打亂自家陣腳;若不救,敵人正好轉虛為實,端了咱們的老窩,沃城陷落,我們進退失據,還是一個死局。”
莫言愁不知什麼時候湊了過來,聽了吳憂的話,咋舌道:“好厲害!這是上策啊。若是我便用此計。”
吳憂道:“一般說來,這當然沒什麼問題,但是放在眼下就不成了。按說用這條計,去襲擊沃城的當然是寧家的人,只要打著寧家的旗號振臂一呼,沃城防禦肯定土崩瓦解,神仙也沒救。但是楊鼎北對寧家猜忌之心甚重,只從剛才的進攻中一個寧家的將領都沒有就可以看出來了。不用寧家的人的話,沃城就可保證無憂。”
莫言愁還是不解道:“沃城兵不過五百,百姓也還沒有歸附,怎麼就無憂了呢?”
莫湘笑道:“那是你還不瞭解陳玄先生,只要有他在,就沒有問題的。陳先生善出絕計,若是雲州軍果真來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