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部分,隱鳳朝陽,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謝知沒有這樣的缺點,她一顰一笑都十分得明媚燦爛、靈氣逼人,舉止卻不覺輕挑,反而讓人越發覺得她言行端莊有度,哪怕謝知的有些禮儀並不是完全符合宮儀。即使自傲如太皇太后都不得不承認,謝玉蕤是天生的貴人儀態,按說謝家再好,也比不上皇家,謝家除了那位謝皇后,也沒別人能跟她比肩,莫非真有天生貴種之說?崔太皇太后輕哼一聲,她從來不信天生貴種,只能說謝簡那老小子對孫女花了大精力。
“容貌是一方面,還有才華,我們這次選種的小娘子,才華都很出眾,可比起謝小娘子就遜色不少。”女官說,雖然謝小娘子從來沒寫過詩詞歌賦,但從她寫的這幾本書的情況來看,謝小娘子的才華莫說在同齡人中,就是很多年紀比她大的人都比不上。
“她就在書畫方面有些天賦,你真當那三本是她寫的?”崔太皇太后不以為然,完全不覺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能一口氣寫三本書,謝家又不缺才子,還不會替她捉刀嗎?即使不是謝簡親自動手,也有謝灝、謝洵在。
崔太皇太后也沒想錯,尋常十一二歲的女孩子的確不可能寫出這麼三本書,但謝知並不是普通的十一二歲的女孩子,她前世自認字開始,她太公、太太就開始培養她閱讀習慣,從五分鐘開始,到後來的每天起碼一個小時,謝知從小到大光是讀書筆記就幾乎擺滿了一個小書架。
謝知並不是泛泛而讀,她對崇拜的人寫的文章,她都可以大段的背誦,她讀書時候閱讀量很大,工作後哪怕再忙,她情願早起一小時也要堅持每天的閱讀習慣,成功人的成就或許有很多種,但是他們通向成功的途徑都是一樣的,就是刻苦堅持,成功從來沒有任何巧合。
女官也贊同太皇太后的話,認為謝知寫的三篇文章都是謝家人代筆寫出來的,“文章可以找人代筆,寫詩詞就不一定了,太皇太后不若舉辦個詩會,讓謝小娘子跟大家一起比比,等陛下知道她是找人代筆,也不會對她上心了。”
太皇太后道:“愚蠢。”皇帝會不知道她是找人代筆?他現在心思全被謝玉蕤佔據,要是自己真舉辦這詩會,在皇帝看來就是眾人合夥欺負自己心上人,他嘴上不說,心裡會舒服?還不如讓皇帝更忙些,轉移他對謝玉蕤的注意力。
拓跋曜並不知道自己馬上又有一大堆豔福湧來,他離開太皇太后寢宮就讓常大用去找謝知,讓她多抄幾遍女誡和太皇太后最喜歡《法華經》,拓跋曜才不許謝知碰黃老、浮屠之道,現在又自打臉了,拓跋曜無奈的叮囑常大用,要謝知只一心抄經,不許沉迷浮屠之道。
常大用全程陪著拓跋曜,自然明白陛下根本不是懲罰謝小娘子,而是想讓她重得太皇太后的歡心,所以給謝知傳話的時候也儘量小心翼翼,生怕惹得小祖宗不開心。
謝知不開心嗎?她心裡的小人都在轉圈圈撒花了!她突然發現自己居然高估了自己在太皇太后心目中的地位,她還以為太皇太后會迂迴對待自己,沒想她這麼光明正大的表現出對自己的不喜!這怎麼不讓謝知高興?
她以前真想多、想複雜了,她再得拓跋曜喜愛,到底只是一個沒入宮的宮妃,太皇太后能用女德來訓斥自己,已經很看得起自己了,她又不是拓跋曜的嬪妃,怎麼可能會用迂迴曲折的手段對付自己?她不喜歡自己就直接表現出來,謝知的身份還達不到她用手段對付自己。
謝知暗笑,霍成君和趙飛燕的例子不適合自己,要不是太皇太后心裡有顧及,她恐怕要說自己是呂后、鄧後吧?謝知目光轉暗,如果拓跋曜不想讓自己殉葬,謝知是想做鄧綏的,拓跋曜活著的時候跟他相知相許,若她先走一步,只要謝家不犯錯,她相信拓跋曜不會對謝家如何。若拓跋曜先走,她就當個好攝政太后,可惜拓跋曜連生存的機會都不給自己。
謝知只出神了一會,就立刻回神,暗自失笑自己總是胡思亂想,她能看出太皇太后不想做呂后,所以她才會逐漸放權給拓跋曜,可這又是為什麼?別說她不想崔家步呂家後塵,崔家跟呂家完全不同。
太皇太后也沒有殺拓跋家的皇子,拓跋曜就算後面清算,也不會對崔家趕盡殺絕,她一死,崔家沒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她為什麼願意如此扶持拓跋曜?給崔家的留後路也不至於讓她如此行事,難道真是他們祖孫情深?謝知百思不得其解,在皇家談祖孫情也太匪夷所思,她也沒見太皇太后對天和帝有母子情。
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
常大用見謝知出神; 試探的輕喚謝知; “小娘子?”
謝知本就沒走神,聽到常大用的叫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