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這一代,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速,一張蠟紙竟然能印出400張,真是讓人大喜過望。
從進入列印室到現在獨當一面(基數也只有她一個),盧秀貞用了半年,最初她擔心油墨更換的問題會不會讓她初來乍到便樹敵,但事實讓她看清,這個年代領導幹部和工人都是以公家利益為先,真是全心全意一心搞建設,她一提出這個問題,行政科長竟然還向領導提出了對她的表揚,說她在工作中能夠發揮能動性,主動找出提高工作的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被感染到這樣的工作熱情,盧秀貞不自覺也有了表現的慾望,她利用空餘的時間,把打字機的說明書和圖紙反覆吃透後,有把握的拆卸研究,發現打字機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靠幾個關鍵齒輪的帶動操作。
之後的工作裡,只要不是需要更換零件,一般的故障盧秀貞都能手到擒來。這也一定程度出了點小名,之後石油勘探系統裡的打字機有了毛病,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江淮嶺礦的小盧,就這樣,在日益熟練的打字技術下,她也逐漸成熟,工作性質決定了她的脾氣也慢慢地變得耐心細緻,不自覺下她身上多了一些熱情、激情,少了一份冷清自持,當她的速度達到每小時1600字時,打字員小盧成功的憑藉技術口碑、為人處事在機關站穩了腳跟。
第17章 世事無常
1973年夏,註定又是個橫生波瀾的季節,礦區正在為了10年來的第一次高考文化考試組織選拔人才。選拔基本類似於“公/審”形式,由廠裡的領導幹部、一線的老師傅、勞模組成了選拔小組,對各部建議推薦的考生提出一道道問題,問題主要是諸如:“如何合理設定鑽井深度”、“如何確定地層巖性和各個汽、水層位置”、“欠平衡壓力鑽井中,井筒液注壓力如何計算”之類的生產日常問題,回答記錄後,再由選拔小組打分鑑定“合格”再選出最優的三位推薦考試(一位本地青年,兩位知青)。
曾文鑫和張磊得以脫穎而出,在多年的求學無望下,終於透出的這一絲曙光讓二人非常激動。薄薄的入場證上蓋著“革/委/會”文教辦公室的公章,捧著這張不大的紙,上面承載了無數人的希望和光明。現在的問題就是,離考試還有一個月,哪裡能弄到複習資料?
這一年的大學招生考試是開卷,算是讓大家可以在較為公平的環境下競爭,對於曾文鑫來說,他被選上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在勘探隊工作作風扎硬,實際上他的歲數和盧秀貞差不多,屬於現在說的“新/五/屆”,這屆學生因為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實際上真實水平也就是小學,初中有的上了一年就下放了,後來知青返城生活不如意、下/崗的“新/五/屆”在其中就佔了很大的比重,話扯回來,所以他的心理挺沒底,機會難得,把握不住那罪過大了。
張磊則比他強,他51年生人,是市八中學“老三屆”高中生,雖然高中只上了一年,但之前的底子打得很好。小夥子家裡條件不行,自打來到鑽井隊從來沒回過家,又因為他愛鑽研,頭腦好,在井隊就給裝建技師打下手,專門負責安裝、豎立井架,幾年下來這門非常難得手藝也算是吃透了,可以稱得上是技術人才。他也非常著急找些課本來看,畢竟很多年沒有摸書,他相信自己只要有材料,短時間內是可以提高一些的,對他來說,這次考試太重要了,人生很可能就會因此走上不一樣的拐點!
礦區的知青不算是很多,大部分來自上海,加起來約有20出頭,跑了一圈下來小說倒是有,課本太少了,看著手上的初中語文書,兩人有點灰心,實在不行只能請假去縣城轉轉了。敲開這一排第一家,果然還是沒啥收穫,還剩下五家,早點敲門早點給個乾脆的。
盧秀貞正在屋裡看書,她打算把初、高中階段的代數、物理、工基課都做了知識要點和例題的總結然後多抄錄幾份,她記得好像聽說過高考的參考資料是非常難買到的,如果真是這樣弄好可以寄給哥哥、姐姐一份,到時候考試資料不齊的情況下,看看這個總比干瞪眼強。聽見有人敲門,還以為是隔壁運輸隊王叔的老婆,兩家住得近,平時多有接觸,盧秀貞還問她要過點蔬菜的種子,沒成想開啟門是兩個不認識的小年輕。
“你們找哪位?有什麼事?”
“同志你好!是這樣的……”個子矮點的那個把事情說了一遍。
盧秀貞琢磨了一下,這可是人家的人生重大事件,自己並不著急整理,“那你們進來吧!我這有幾本理科書,你們可以先借去複習,只要小心儲存就好了。”
說完,盧秀貞把他們讓進院子,自己進了屋子拿書。曾文鑫和張磊欣喜若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