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部分,寒門狀元農家妻,你妹找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當李易再三審問,他們還是什麼都不知道,喬寶瑩卻發現這幕後主使之人很厲害,看似零散的管束,卻每一步都像一個鏍絲釘,他們一一相連便成就了整件事,眼下只能向青衣書生下手。
青衣書生說每月十五會有過來送銀子,到時摸到這條線索,李易帶著人手潛伏,將人捉拿住。
只是單獨審那青衣書生這些年做下的事,沒想件件事都讓喬寶瑩吃驚,他不僅策反過百姓,還曾策反過商戶,先前晉王在江陵呆的兩年裡,發生不少事情,現在由青衣書生說出來,似乎一切都想得通了。
說到這兒,李易忽然問道:“二十年前虞家慘案,你父親可曾參與?”
那青衣書生面色一驚,沉默了好一會兒,只求著李易能放過他,於是他將其父傳下來的薄子送了上來,裡頭記載了他與他父親所犯下的事。
原本這些事他們是不準記下來的,可能也是為了自保或者留下一些證據以備後患,所以便記錄了下來,裡頭便記錄了二十年前虞家慘案,居然青衣書生他父親幹下一票大的,他先是說服各路商人在各地採辦糧食,全部以虞家的名義捐去廟裡,接著又說服了當地的百姓開始私造兵器,並利用虞家的好名聲說虞家遇上了困難,需要百姓們相護。
正文 第353章再回沅州
於是這些所謂正義的百姓與那些看似為虞家行善的商人,全部都達成一線,直到那座廟查出來是虞家的人捐銀建的,於是這一切都成就了虞家造反的事實,然後當時的使臣便將虞老太爺押回了京城,有去無回,接著虞家全族遭滅。
就算魏帝那個時候想要幫著虞家也於事無補,畢竟人證物證據在,如今李易查到不少證據這是栽贓,但就是沒有完整的說法,眼下遇上此人,似乎一切事情都明朗了。
李易聽到這兒,早已經氣得臉都黑了,他想不到僅憑著一張嘴,可以滅了一個世家大族,可見此父子之狠心。
喬寶瑩看著青衣書生,感慨頗多,自古至今,嘴巴子厲害的人都是有能耐的人,若是此二人能平步青雲,當年就考上功名,那將是朝堂之福,可惜偏生走了歪路。
喬寶瑩不再摻合江陵之事,她眼下最要緊的是趕緊回沅州,想起完顏文宇也在沅州,她的心就怦怦直跳,若是他們兩人遇上,蘇辰恐怕有了危險,如今易容之術已經不是他們強項。
算著日子還有七日的樣子,她明個兒大清早出發,晝夜而行,應該能在五日內趕到沅州,這解藥到時讓蘇辰第一時間吞下,救了他的性命要緊,至於怎麼逃脫沅州,那隻能見機行事了。
第二日大清早的時候,喬寶瑩打算離開江陵,往沅州去,天邊才露出白肚,喬寶瑩便出發了,只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李易早已經等在紫金樓的門口,他一身青衣加身,沒有半點皇子的架勢,這樣看著他,一臉俊容的李易依舊還是他們曾經在巴蜀時見到的一樣。
所有人都變了,他並沒有變。
“一起走吧,蘇辰的事我不能束手旁觀,這一次他深入沅州,對付這麼多的江湖人,還要遭受青山蘆主的報復,你去了,也無事於補,而我可以帶不少人前去,再加上我是皇子的身份,相信這些人也不會對我怎麼樣的。”
喬寶瑩看著一臉認真的李易,她內心感激,可是想起昨日那余姓書生說的話,李易的母家遭受如此冤屈,這個節骨眼上,他若是跟著她離開的話,便放棄了這個好機會。
“那些人怎麼辦?十五的時候,就會有人去給姓餘的送銀子,到那個時候,你正好抓住幕後主使人,你還是留下來吧,蘇辰那邊,我去便是。”
李易卻是翻身上馬,說道:“走吧,這邊的人手我已經安排好,隔著十五還有十來日,先去沅州將蘇辰救回來再說。”
喬寶瑩見他去意已決,於是沒有再勸,她也跟著翻身上馬,兩人兩騎,快速的奔騰在寬敞的街頭。
早市還沒有開,街頭不但沒有行人,連鋪面都不曾開門,馬蹄聲走在寂靜的官道上顯得尤其顯眼。
出城門的時候,李易亮出了身份,那些守兵連忙恭敬的上前開門,接著又有幾名護衛在城外與李易集合,這些人不包括李易身後的暗衛。
一行人匆匆往沅州去,日夜而行,五日是能到沅州,只是這樣速度的騎馬,卻讓喬寶瑩有些吃不消,她原本身子沒有好全,先前隱藏在那些押送隊裡,時候關心著自己的安危與他們的陰謀,那會兒她還不覺得,可是眼下連跑三日,她的下腹又開始隱隱作痛。
他們一行人不得不停下來,喬寶瑩坐在樹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