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部分,再逢春,蒂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老夫人笑了笑,又道:“早知你今天帶孩子回來,就叫你爹在家裡待著了,也叫他喜歡喜歡。”
只提陶景,不提高氏,逢春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原沒打算帶他們的,是嫤姐兒眼尖,瞧著我和她爹要出門,抱著他爹的小腿一直不撒手,今天的天氣又極是不錯,這才臨時決定帶他們出來……因又給他們收拾了一下,還來晚了好些,瞅瞅這時辰,都快該吃午飯了。”
逢春早防著有此一問,是以早就想好藉口了,至於信服度,她們愛信不信。
陶景到底是陶老夫人的親兒子,再怨他怒他不爭氣,心底總歸是偏心愛護的,逢春也知,陶景不會對她的孩子不利,可她就是討厭這個便宜爹,至於高氏,逢春不會給她接近嫤姐兒和晏哥兒的機會,便是高氏以外祖母的名義,非要親近兩個孩子,自有姜筠扮黑臉出馬,他對高氏可是不加掩飾的厭惡,連面上功夫早都懶得做了,兩人今天到的很晚,也是逢春故意的,就是打著在陶家能少待就少待的主意。
自逢春被陶景打過一次後,陶老夫人就一直致力與修復兒子和孫女的父女關係,陶老夫人也不傻,自能瞧出孫女對親爹的冷淡灰心之意,雖然舉止規矩不曾失儀,但其中疏離和淡然的態度,誰都能瞧得出來,更何況,孫女雖常遣人送東西回來,本人卻極少親自回孃家,陶家出門子的姑娘有好幾個,哪個不是常常帶孩子回家探親。
陶老夫人在心底默默嘆氣:孫女到底還是心裡有怨,才會和親爹這般面和心不和。
用過晌午飯沒多久,逢春和姜筠就提出告辭之意,陶老夫人想再多留留,逢春便道姜筠下午還要上課,再不回去就該耽誤時辰了,姜筠要走,當然會把老婆孩子一起帶走,陶老夫人挽留不住,只得叫他們早早離開,奶媽們收拾好嫤姐兒和晏哥兒,幾人正要離開福安堂時,跟去壽昌伯府的丫鬟忽然回來急報——壽昌老伯爺剛剛歿了!
第70章 逢春V
自母親過世、老爹又病成老糊塗後,高氏就極少再回孃家,回去也是被哥哥嫂嫂奚落的份兒,高氏今天特意攜子回壽昌伯府,皆因纏綿病榻的老爹馬上就要斷氣了,為著孝道,為著名聲,才不得不往孃家回,要不然異母兄長還不知得怎麼編排她不敬不孝,誰知今日才回去沒多久,一直哼哼嘆氣的老爹就慢慢嚥氣了。
親爹沒了,作為親生女兒,高氏自要留在孃家辦喪儀,遣貼身丫頭回來,一是報述喪事,二是取些日用品。
坐在馬車上的逢春,略有些愁眉苦臉。
說起來,壽昌老伯爺還是她名義上的外祖父呢,他現在過世了,高家估計也要去姜家給她報喪,為著名份上的親情關係,她說不得要去高家哭幾天,囧,她根本就沒見過壽昌老伯爺好麼,逢春過年去高家時,通常就是放下節禮、略喝杯茶就走,逢春懷孕那年,更是隻使人送了節禮,畢竟只是名義上的舅家。
姜筠抱著睡相酣甜的嫤姐兒,低聲問道:“嘆什麼氣呀你。”
逢春輕輕拍著懷裡的晏哥兒,悶聲悶語道:“我嫡母的親爹沒了,我嘆嘆氣怎麼了。”
姜筠頓時不再言語,也在心裡嘆氣,人生在世,名聲為重,高氏是逢春禮法上的嫡母,她就得敬著讓著,否則即被視為不孝,同理,壽昌老伯爺與逢春雖無血緣關係,但在禮法上,他就是逢春的外祖父,外祖父沒了,外孫女怎能不去哭喪送別,除非……默了一會兒,姜筠幽幽開口道:“要不就說你身體不適,不便外出?”
逢春默翻倆白眼珠子,嘴裡咕噥道:“我幹嘛自己咒我自己啊……除非我有與白事相沖的喜事。”姜筠立即默瞟逢春的肚子,逢春又接著自言自語道,“可惜,沒有。”姜筠嘴角一抽,目光落回女兒熟睡的臉上,只聽逢春幽聲低語道,“罷了,去就去。”
高氏作為逝者親女,喪事期間,都得待在壽昌伯府,她的異母兄嫂與她不和,只怕她也沒空說教自己,再說,她又不用一直待在高家,早上去下午回的,也礙不著什麼事兒,反正只要跟逢夏姐姐的步調一致就歐凱了。
哪知,計劃趕不上變化,壽昌老伯爺所娶的繼室,一共生了兩個女兒,一個是逢春的嫡母高桂蓮,另一個是高氏的姐姐高桂英,高氏因被婆婆陶老夫人震懾著,不敢再對逢春隨意使小動作,可高氏的姐姐高桂英無此顧慮,逢春頭一天去高家,就被這位名義上的康姨母訓了一通。
話說,惠安二十四年,康志然被陶老夫人強制扭送回襄陽城後,不久,康家老爺就在牢獄中病亡了,康家在襄陽城無法立足,遂攜家帶口暫返康老爺的老家祖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