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部分,錦魚歡,沸點123,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聶氏特地從玉府趕到申府; 同她的嫂子申陶氏商量。
為何是玉府和申府,難道不住在一起?
這話說來有點長。
申家老太太姓郭; 沒錯; 就是仁宗皇帝母族郭家的姑娘; 郭家被除時; 也就幾個出嫁女得以保全; 這位老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她七十多歲的人了,身子骨還很硬朗,太夫人尚在,申家沒有分家。
郭氏生兩子,長子早逝,好在成婚較早,娶妻陶氏; 留一子申玦; 即現任申國公; 申玦娶陰山伯薛家嫡女為妻; 生申瑜。次子就是申銳一脈。
當年皇上把柔嘉縣主指給申鈺為妻,昭定太后不大看得上申鈺,心疼侄女之餘; 就難免多貼補了些,甚至還出錢在申家隔壁新建了一座宅子,這就是玉府,後來又改名為小申府。
本就是讓柔嘉縣主和丈夫孩子住的,後來因著申錦在太夫人生辰宴上受驚發病一事,申家二房就全體搬進玉府,從此大房二房就分開住了。
陶氏原本也是閣老家的女兒,奈何她爺爺卸任以後,家族沒有能撐上的能人,逐漸沒落了,儘管如此,她還是覺得自個比聶氏這孤女要強上許多,每次跟聶氏單獨說話,都不甚客氣,什麼事兒,都要想辦法為難一番。
就比如三人婚事,她用的就是不容商量、斬釘截鐵的語氣。
“先讓三爺辦事,隔個半年,瑜兒再娶安康縣主進門,至於二少爺,他年紀尚小,等個一年娶禎敬縣主也使得。”
其實這個提議除了語氣不大友善,倒也算合理,若是按聶氏平時的做法,多半是會同意的,可此時不同,太后娘娘已給她遞了訊息,她已然知曉令嫣有孕的事情,別說一年,令嫣肚子裡的孩子連一個月都等不得。
“嫂子考慮的真周全,可我曾讓弘易子給老三和錦兒算過,說是叔侄倆相依相傍,喜事得一起辦才吉祥,為的這個,我還特地把老三名字晚一屆才遞上去。至於大少爺,不知嫂子和侄媳婦可給測過,可有什麼講究?”
言下之意,我們兩個是鐵定要一起辦的,你們看著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