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部分,農門福妻,閻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日每每見她雖然也是笑意盈盈,但卻難掩愁苦,甚至有時候明顯可以看得出是在強顏歡笑。而招娣也少了許多生機,每日緊皺眉頭,所以她到底還是留下了石大勇跟張秀娘說是要說會兒話。
其實她一向甚少直接插手旁人的家務事,今兒自然也是,只是該關心的卻也得關心一下。畢竟,先不說自家漢子跟石大勇的交情,就說是她也是真心把秀娘嫂子當親人的,畢竟是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與她年紀相仿且說得來的人。
秀娘嫂子心善,且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想本本分分的過日子。原以為最難熬的時候,就是石家爹孃尋事的光景,後來解決了石家老倆的事兒,而石大勇表現的也很是爺們氣,再然後隨著張記生意蒸蒸日上,她們的日子過得可是滋潤舒坦的很。怎得她只去京城半年,回來就見本是恩愛的倆人就生了隔閡。
村裡的風言風語她也不是沒聽到過,只是桃樹灣自打有了張記以後,就不興湊在一塊說那些個流言蜚語的事兒。所以具體的,她倒是也不清楚。
上次跟自家漢子提了一句,才知道來龍去脈,好像是石大勇英雄救美救了個被人欺凌的小寡婦,後來為那小娘子在鎮上尋了落腳的地方,還送了那小娘子半大的兒子入了張記做工。許是日子久了,就生了牽連,多多少少的有些說不出來的曖昧。
再往深了,張滿囤也就不說了,只是搖著頭說他們到底不好問。原以為若只是那般也不算大事兒,畢竟石大勇對秀娘嫂子的好,當初她也是親眼所見的。倆人是患難的夫妻,難不成還敵不過一個外人?
所以平日裡她也沒少勸說秀娘嫂子,讓她往寬了想,再不行乾脆就同石大勇一同搬去鎮上或者縣城住。夫妻本一體,沒得這麼分著惦記擔憂。
可是勸說歸勸說,其實林寶珠自個心裡也直打鼓呢。自打她從京城回來到出了月子,聽說石大勇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給家裡捎信的時候也越發少了。有好幾次倆人坐一塊嘮嗑,她每次問道石大勇,秀娘嫂子都是一臉愁容。
也不是光這兩點,更讓林寶珠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前幾日頭出月子時候,大丫拿了幾本賬簿來讓她教,說是按著她的記賬法子,有將近四百來兩銀子對不上。
她原本也沒放在心上,只當是大丫算錯了,可等自個檢視時候,卻發現了許多問題。那賬明顯帶了許多水分,先不說許多物價不同,就說損耗哪裡莫名的多了許多壞食。
且不說張記如今的買賣多紅火,說一句供不應求也不誇張。所以她才可勁兒的到處鋪設鋪子作坊,為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賬面上,卻出現許多壞食,等看到緣由之後,更是讓她心裡詫異,那成筐成筐的小食全然都是因著腐爛而被丟棄的。
繼而她又翻看了早些時候的賬簿,發現這樣的事兒算是屢見不鮮了。按著賬目上的數目算下來,損失的何止是四百兩。。。。。。
其實說實話,張記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然不是會缺少那千兒八百兩銀子的時候了。若是沒有查出來,許是她壓根不會在意多一千還是少一千兩。
可事關生意,她卻不得不放在心上,要知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倘若真是損耗,張記也負擔的起,但若是有人中飽私囊或者做了旁的事兒,那就有得掂量了。
當時跟大丫商量過以後,大丫就藉著巡查鋪子的名義帶了人去鎮上跟縣城的吃食作坊和鋪子裡。那賬房本也就個落第秀才,而且為人並非貪得無厭之人,不然也不會被人保舉著入了張記管賬。等大丫一行人去的時候,他正因為做了假賬而惶恐不安懊悔不迭呢。結果被恩威並施的一番斥責,可不就和盤托出了,這個時候,大丫才知道,原來那些銀子都被石大伯挪作他用了。
回來以後,林寶珠思慮了多日,才決定不動聲色。後來試探的秀娘嫂子一番,發現秀娘嫂子跟招娣對那事兒全然不知。
這下她哪裡還有不明白的?定然是石大勇揹著家裡行的事兒。只是讓她想不通的是,到底是什麼事兒,需得那般多的銀兩!畢竟石家兩口子連帶著招娣,在張記的工錢跟紅利,都比得上外面好幾個鋪子的進項了。
。。。。。。
“石大哥,嫂子,咱也許久沒坐一塊吃過飯了,晚點我讓人準備了刷鍋跟烤肉,咱也熱鬧熱鬧。”雖然心裡惦記著事兒,可到底林寶珠也不好直白的說什麼。就是親姐妹,也不好直接開口說道彼此的家事,也就私底下可以訴訴苦傾訴傾訴罷了,可秀娘嫂子不是那種愛生是非的人,更不願意累著別人,許多苦都往自個肚子裡吞,要讓她傾訴除非是逼到過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