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部分,春心農場,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
我以為昨天更了呢,結果沒更啊,真是腦子不好使了,從桂林回來各種累,現在馬上補更。
第二百零七章 揭露皇家醜事
狀紙是春心遞的,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是南門給寫的,辭藻鋒利,字字珠璣,可謂是震驚官場的好文章。這其中還由鎮國公作保,端王做後盾,這個案子可謂是要捅上天了。
有明瀾在後面撐著,刑部想不受理這案子都不行,他稍一暗示,朱炳星就只能硬著頭皮接著了。
這件驚天地泣鬼神的真假王妃案,可以榮登本年度最折磨人案子的首位,比上次審問方成思還叫人頭疼,朱炳星一聽這個事都快哭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瞬間魂兒飛出萬里。
案子牽扯到敬王妃也就罷了,其中還有端王在推波助瀾,這要是一個處理不好,他的腦袋都得玩沒了。
朱炳星坐在屋裡嘆氣的嘆了一天,卻又不得不出來接狀紙,然後一邊看狀紙,一邊抹眼淚,把站在一旁的行筆師爺都給哭毛了。
他實在受不了了,問道:“老爺,這狀紙上寫的什麼?是有人謀殺了,還是有人篡位了?”
朱炳星哭道:“要是死個人倒好了,誰死我都不怕,只要打雷劈不到我,老爺我都不礙事,可這事卻偏偏牽扯到王爺家的家務事……你讓本官怎麼辦?讓本官怎麼辦?”
他連問了兩遍,師爺也沒辦法,跟他坐在一起頭疼起來。
皇上剛給皇上賜了婚就出了這事,這不僅是打皇上的臉,在敬王臉上更是狠狠擊了一下,把他打疼了,勢必要找人麻煩的。而這個被找麻煩的,多半是他們了。
可若是不接受這個狀紙,那就是打端王的臉,這件事不管他怎麼判,最後倒黴的都是他,你說他不哭,不哭能行嗎?
他在這裡哭得稀里嘩啦。那邊春心已經把證據收集好了。
浩然答應給她作證,不僅揭露紅霓的身份,就連她謀殺親夫的事也要說出來,明瀾更是興致勃勃的打算出堂。要在堂上說出自己曾在道觀中捉姦的事,要好好的羞臊羞臊明琪。
這哪是要打官司啊,整個就一揭露皇家醜事。
春心對明瀾這種幸災樂禍的小心思,很有些哭笑不得,甚至隱隱覺得不忍,男人之間的戰爭把女人牽在裡面,其實是對女人最大的不公平。
雖然說是她和紅霓的官司,但實際上她們都是別人的工具,是明瀾和明琪之間鬥爭的工具。
紅霓再不是,到底是個女子。一旦名聲破壞了,她這一生就完了,就算最後她贏了,必然會失去了明琪的信任,最後在王府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容不得後退了。她容不下紅霓,只能和她鬥下去,哪怕以死相搏也在所不惜。
案審的時間定在一日之後,為了讓明琪沒有充分時間準備,明瀾很壞心的把時間提前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拳頭常常是留給沒準備的人。”
明琪確實沒有心理準備,謠言出來的時候。他正奉皇命視察河堤呢,一聽到親隨稟報說刑部發來公文,要當堂審案。他當場就翻了臉,一時義憤差點從河堤上摔下去。
他咬牙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親隨嚇得臉色蒼白,閃閃爍爍的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包括京中的傳言。除了傳說王妃不是侍郎府的千金外,還有人說這位王妃曾嫁過兩次,並與多名男子有染,是因為與人通姦被休的。
明琪氣得臉上青一陣紫一針,不是因為紅霓所作所為。而是這謠言可惡。紅霓是不是處子,他還是能感受出來的,這分明是有心人的惡意中傷。
他娶紅霓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其他考慮,一方面是對她動了心,這麼與眾不同,又有膽識的女子當真不多見;而另一方面,他是因為蘇侍郎一向頗得皇上賞識,雖然侍郎的職位不是很高,但他在官場名聲極好,是出了名的清官,與蘇家結成親家,與他在朝中的聲名有益。
他最不缺有權有勢力的親戚,而最缺的卻是民心,但是現在出了這樣的事,真是裡子面子都丟盡了。
紅霓既然已經成了他的王妃,這件事就容不得他不管,否則到時候丟的不僅是人,還有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拋下視察河道的皇命,匆匆回京城應訴去了。
心裡自是不停地罵,丫了個呸的,這到底是哪個混蛋想的主意,竟讓要他這個王爺對簿公堂,他孃的,那公堂盛得開他嗎?
狠狠踢了一腳河泥,這一腳正踢在河邊的石頭上,疼得他直吸溜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