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部分,當你變成萬人迷,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家的就回家去,不願意的就先去工廠上班,杜鵑本來是前途光明的大學生,工作人員對她的境遇又多了一份可惜,剛好她在蘇市上大學,欣榮在蘇省的業務都做得不錯,加起來幾十家門店,算上加盟店在內,他們可以說是納稅大戶了,還有之前,公司投資了兩家蘇繡廠,其中一家是由國企改私企的,雖然經營不善,幾位老總在當地人脈卻不差,有他們引薦,分公司的肖副總倒是跟蘇市政府越來越親密了。
大家就出主意,想讓肖副總找關係說說情,看看能不能讓杜鵑回她的學校。
基金會除了周婕幾位白富美,其他同事的家境都差不多,反正都是三代貧農,根正苗紅。
也就是因為出身差不多,他們才知道,農村孩子想要躍農門、考大學有多不容易。
說起來也是託改革開放的福,如今大部分人都能吃飽肚子了,再窮的人家過年也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再想想他們小時候過什麼日子?不說餓殍遍地,餓肚子、啃菜根也是常態,一塊臘肉舔舔味道,就能下好幾頓飯了。
可現在,就算人人都過著能吃飽飯、不餓肚子的幸福日子,依然還有很多農村孩子上不了學,他們的同事不到兩年就建起了幾十所希望小學,可以說非常勤懇了,然而還是有成百上千萬的農村孩子在等待一個上學的機會。
那麼十年前呢,又有多少農村孩子無法上學?
就算能上學,還要面對鄉村教師們參差不齊的教學水平,那個時候農村的小學老師大多才初中畢業,有些甚至拿著小學文憑走上講臺,老師是這樣的水平,又如何指望學生又多優秀?
當然老師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