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悍婦1949,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地就算種的馬虎些,該種種下地,該收回去收,平常委託村民給照看著,就算收成差一些,也能解決一部分口糧。

田大花把想法跟奶奶一說,奶奶立刻就拍板決定了,說如今做這條打算,比留在村裡種田靠譜。

姜茂松本來正發愁呢,一聽這個決定,頓時高興壞了,趕緊去跟組織上申請住房,把一家人接進城裡。

老奶奶決定搬家的,可老奶奶也覺著故土難離,還是鄉下好,搬家的時候村民們紛紛來送行,老奶奶依依不捨啊。其實,田大花比她還不捨,她捨不得這片熟悉的山林,沒人比她更喜歡這蒼茫群山了。

不過田大花那樣的性情,決定了,也就不再糾結,該走就走,反正這兒還是老家,老房子還在,她打算著,等姜守良傷病好了,逢年過節,還帶著倆小孩回鄉下老宅來過。

姜茂松分到的房子,屬於集中的部隊家屬院,原來是一個什麼舊機構的聯排住宅,稍加改造,紅褐色民國風格的磚瓦院落,位置有點偏,挺清靜的。

這房子算是“兩進”,北邊正屋三間,前排房也是三間,其中東頭一間是入戶的過道,西側兩間倒座房,另外還有兩間東廂房,廂房和倒座房小一些,有走廊把前後排和東廂房連在一起,中間圍成了一個小巧的院子,可以說地方利用率很大。

只是城裡的房子,院子地面都鋪了地磚,見不到泥土,只在西側留了一塊兩米見方的小花壇,砌了半尺高的一圈花磚,裡頭種的兩棵不知是什麼花木,太久沒人管,早枯死了。

看樣子他們來之前,已經有人打掃過了,奶奶進門後,就站在正屋當中,唸唸有詞地對著四角合手拜了拜,還用紅布包著大米和銅錢,分別安放在四個牆角。

小石頭跑進來問:“太奶奶,你幹啥呢?”

“拜四角。太奶奶跟土地神明打個招呼,保佑我們一家住進來以後啊,平平安安,和和睦睦。”

田大花看著小石頭一笑,小石頭懂事地知道,太奶奶做這些講究的時候,是不能在旁邊亂說話的,於是就笑眯眯跑出去了。

“挺好的。”奶奶裡外看了一圈說,“享了孫子的福,我這鄉下老太太也進城了,就是這城裡連個種菜的地方都沒有,好好的泥土地,鋪上磚都浪費了。”

田大花進了院子,一伸手,順手就把小花壇裡兩棵枯死的花木拔掉了。

姜茂松看著她,嘴角抽了一下,欲言又止,索性裝作沒看到。

那兩棵花木他之前拔過,就算枯死了也拔不動,他還想著,等抽空拿鐵鍬來挖呢。

“大花呀,趁著現在還不晚,你說這麼點兒泥地,咱種菜還是種樹?”

“就這麼巴掌大一塊。”田大花說,“怎麼種菜呀,種幾棵蔥吃個方便,也不耽誤栽樹。”

“那就找兩棵樹苗栽上,栽兩棵能結果子的。”

“行啊,奶奶,石榴和桃子行不?花好看,小孩也愛吃。”

姜茂松對這些話題不參與討論,反正這個家裡,都是人家祖孫媳兩個說了算。

一家七口人,這房子雖然不大,可也住得下。田大花安排了一圈,正屋中間是客廳,奶奶是長輩,住正屋東間,福妞還跟奶奶一個屋住,奶奶年紀大了也能多個照應。兩間東廂房,給公爹姜守良和小石頭,小石頭這次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前排兩間倒座的屋子,一間給茂林回來住,一間弄個小廚房。

大院裡已經住進了一部分住戶,田大花帶著倆小孩,正忙碌著收拾打掃,就有鄰居來走動了,是一個西北口音的中年大嫂,不是當地人,手裡端著個盤子,盤子上放著一大塊白嫩嫩的豆腐,一看就知道是按照當地風俗,來賀喜他們搬家的。

在當地,搬家喬遷有送豆腐的風俗,寓意“有福”,看來人家來之前瞭解過當地風俗的,這大嫂是個有心人。

田大花忙招呼她進來坐,接過豆腐道了謝,想去倒茶,才想起剛搬進來,東西擺的滿地亂糟糟,爐灶都沒支上,還沒燒水呢。

“不用客氣,往後都是鄰居,有啥好客氣的。”那個大嫂看起來很爽朗的性子,打量了屋裡一眼,就笑哈哈地說:“你家跟我家一樣,也是大家大口的,人多熱鬧。”

姜茂松忙給田大花和奶奶介紹,說這是劉師長家的嫂子,也剛從老家搬來不久,田大花忙叫嫂子好。

劉嫂子拍拍小石頭的頭說:“這就認得了,我們家也有倆皮小子,比你大幾歲你叫哥,往後叫他們帶你玩兒。”

又摸摸福妞的頭,捏捏她綁著紅頭繩的小辮子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