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5部分,最牛國醫妃,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隻利劍,正以可怕的速度在增長著。
瞭解這些的李敏,可以想象皇帝此刻對她老公的焦慮應該到了哪個地步。說真的,要不是她老公逼迫皇帝到如此,皇帝倒真的會和她一見面馬上把她殺了。但是,現在,護國公如此猖獗,皇帝如果真的把她殺了的話,等於是,把自己後路,把自己手裡的籌碼自己給給自己斷了。
不,暫時不能殺她!
李敏無疑底氣更足了些。
屋裡燒著炭,但是,很顯然,空氣並不顯得渾濁。顯而易見,這都是因為這裡的太醫,已經受過李大夫定期開窗透氣的教誨了。
病人都是虛弱的,是心肺腦病人,更需要氧氣。尤其在這個古代,並沒有造氧供養的裝置給病人提供特別足夠的氧氣。
淑妃坐在了椅子裡,大夫她帶來了,接下來,大夫做的專業的事兒,她不懂,旁觀就是了。
該焦慮的,肯定是太醫院的太醫了。
許仁康對於李敏,幾乎看是不敢看的。只要想到以前,他騙李敏做出來的事兒。最後,皇帝沒有斬他的頭,大概也是想,憑他那本事,能從李敏手裡騙得一本醫案,已經是很不錯了。留得他這人在,總有些用處。
劉御醫,是個中規中矩的人,算是這群人裡頭,唯一和李敏沒有結過怨的。對於李敏這樣一個人物,這個善於明哲保身的古代大夫,總是帶了一顆敬畏的心,因此,讓他總是免於了非難中。
上前,劉御醫對李敏拱袖,態度謙卑:“臣,參見隸王妃。”
“劉御醫,許久未見。”李敏對這群老狐狸,可謂是印象深刻。都是同行嘛。
劉御醫聽到她好像沒有忘記自己,眼睛裡不由含了一抹微笑的得意,說:“臣,願意為隸王妃效勞。”
“聽說,太后娘娘病了。”李敏提起了話頭,“本妃本想過來探望,後來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等到今日才來探視太后,但願太后娘娘不會怪罪。不知道,太后情況如何了?”
劉御醫邊說邊領她往屋裡面太后躺著的房間走,說:“太后自那夜病發以後,一直都沒有再醒來過。”
簡單一句話,可以說是都佐證了李敏當初的推斷。
這個老太后,果然是,想利用她的時候,沒有想到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結果差點把自己害死了。
對於這個老太后是怎麼一回事,李老一樣早就聽孫女提過。因此,揹著手跟孫女進去檢視時,聽到劉御醫這樣說並不吃驚。
要吃驚的是劉御醫,小眼珠骨碌在李老臉上琢磨了起來。由於李敏以前帶過徐掌櫃當助手,如今李敏身邊的助手換了這麼一個老頭子,劉御醫不禁想:這個老頭與李敏什麼關係?有什麼過人之處?
李老察覺到了對方射來的目光,抬起眼角掃視對方一眼:看這人年紀也有了,八成這個醫術應該是不差的。而且,看這人敦厚相,想必是個做事十分穩靠的人。在醫術上,應該是中規中矩,不會冒進。
到了太后睡著的榻前。李老略微掃過病人臉上一眼,即道:“這用的是鎮肝熄風湯。”
劉御醫,以及在後面跟著進來瞧動靜的許仁康,就此都一驚,目光射到李老臉上的時候,很顯然帶了一些傾佩以及狐疑的態度:這老人從哪裡來的?感覺,比徐掌櫃要更強!竟然這樣一眼,都能洞穿他們用的什麼方子。
說到這個鎮肝熄風湯,首先得說,李敏在這個古代看過的藥典方劑裡頭,確實有這個方子的。因此,李老可以推斷,這個方子應該是這裡的大夫用的最多的一個方子。因為,這個方子,哪怕是現代,都是很多大夫常用的一個方劑。不言而喻,是個好方子。
好方子,不僅僅是因為它療效好,而且對大多數病人都管用,是個平穩的踏實的方子,因此很多大夫才敢經常用這個方子,因為它四平八穩,對於大夫行醫來說,危險性也低。李老做此推斷,當然根據還在觀察到劉御醫這種人,看起來就是四平八穩的性子。
鎮肝熄風湯,可以用於中風初起,也可以用於中風以後的病人。西醫來說,可以是腦出血、腦腫瘤或是腦梗阻的後遺症。眼看李敏之前說的,太后這應該是腦出血後遺症。
腦出血初期病發的時候,病死率極高。可以說,太后這條命夠大的。能存活下來,實屬不容易。
李敏檢查了下太后的瞳孔,李老跟在後面看了下,初步判定,沒有形成腦疝。
可見古代太醫院,作為古代最高的醫療機構,本事還是不小的。在腦出血初期的時候,由於治療得當,做得好,因此,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