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部分,種田之流放邊塞,溫暖寒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他話鋒一轉,無奈皺眉,“唉,問題在於,母親不願一家人分隔兩地,她盼望朝廷把二哥二嫂調回都城,齊齊搬走,全家團聚。”
在老人心目中,次子次媳可靠,其餘兒子媳婦靠不住,故猶豫至今,不願遠離依靠。
姜玉姝嘆了口氣,“官職的調動,不是官員本人能左右的,依我看,還是別繼續等了,能回去的人先回去。即使四海為官,也是心繫親人,有空豈有不回家探親的呢?團圓是早晚的事兒!”
妯娌頷首贊同,“對。”
“深談幾次,母親已經答應了,同意先帶一部分人回鄉,我和玉姝留下。”郭弘磊下定決心,叮囑道:“辛苦三弟、四弟,護送母親回都城,待為兄卸下職責重擔後,再合力侍奉。”
郭弘哲鄭重表明:“奉養母親,是為人子的責任,豈敢言‘辛苦’?說來慚愧,近幾年,我遠在都城,未能在母親膝下盡孝,汗顏至極,幸而,即將有盡孝的機會。請哥哥嫂子放心,等母親搬回都城,我和小茹一定用心侍奉!”
“噯喲,手足之間,不要說見外的話。”經商應酬多,郭弘軒仗著年輕,從不加以節制,吃喝出雙下巴,腰帶一勒,腹部肉呈圈狀,豪邁說:“三哥在翰林院,我在都城有幾處鋪子,加上親戚朋友的關照,母親應能安享晚年,哥哥嫂子不必擔心。”
郭弘磊滿意一笑。
姜玉姝垂眸沉思,“老人過什麼樣的生活才能叫‘安享晚年’?無非子女孝順、兒孫滿堂、衣食住行無憂等等,目前大多具備,只一點,宅子,宅子難辦。”
“唉,確實!”
郭弘軒犯了難,其餘人也頭疼。
置辦宅地,不僅是婆婆的要求,也是家庭的需要,供日後回都居住。
廳內,郭燁年紀最小,忍不住插嘴問:“娘,咱們家不是已經在都城買了宅子嗎?當年,父親帶我和大哥回去拜訪親戚的時候,還住過幾天。”
有雖有,但婆婆十分不滿意,嫌偏僻,嫌狹小。姜玉姝面色如常,解釋道:“有雖有,但那是個二進院,狹窄了點兒,咱們是大家庭,不夠住。”
橫豎暫時無法一起回鄉,頂多住二十口人,為什麼不能將就將就?郭燁暗中嘀咕,卻明智頷首,“也對。”
郭煜欲言又止,最終沉默,恭敬傾聽。父母雙亡的孤兒,祖母在哪兒,他便帶著妻子跟到哪兒,發奮苦讀,立志像三叔一樣金榜題名,自立養家!同時,他由衷慶幸,感激二叔寬厚、二嬸大度,樂意栽培侄子,情同父母。
父母在,不分家。郭弘磊作為一家之主,責無旁貸,盤算道:“換吧,換成三進院,寬敞舒適。當年,母親也是突然決定回鄉,匆匆忙忙,無暇精挑細選,買得偏僻了些。”
姜玉姝期待問:“我的品級不夠高,幸而弘磊夠了,衛指揮使,正三品,按例,朝廷或賜一所宅子、或賜一塊地,料想是不錯的。但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到手?”
“不清楚。據說,往往需要耐心等候。”郭弘磊透露道:“譬如宋指揮使,等了三年,工部營繕司才撥出一塊地給他。”
“三年?”
“太、太慢了吧?”
“如果賞賜了地,還得蓋房子,猴年馬月才能入住?”
眾人議論片刻,搖頭說:“母親急著回鄉,等不及的。”
“看來,只能先買一所大些的宅子住下,然後再從長計議。”
姜玉姝看著兩個小叔子,“你們剛從都城回來,最近,有沒有發現合適的?”
郭弘哲為難搖頭。
“唉。”郭弘軒無能為力,苦惱搓下巴,“都城寸土寸金,而且,好地方的宅子,有錢也買不到,根本與財力無關。譬如,咱們以前的家,靖陽侯府,位於朱雀坊,鄰居全是勳貴之後。又譬如,燁兒外祖父,住在清平坊,那一片全是朝廷大員,等閒之輩休想擠進去。”
入住朱雀坊或清平坊,足以證明主人地位顯赫。
無權無勢者,家財萬貫也不管用。
大乾開朝至今,數百年了,雖然幾次擴大都城,但城牆內土地畢竟有限,無半尺荒地,欲在都城安家,絕非易事。
即使戰功赫赫的西北名將,堂堂宣威將軍,也難擁有一處滿意住宅。
因為,將軍之母,王氏的要求高,看不上二進院,嫌它坐落於偏僻處,拒絕與商賈為鄰。
王氏出身名門,千金貴女,嫁為貴婦,昔日的侯夫人,骨子裡永遠認為自己尊貴——倘若不能風光回都,她寧願客死異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