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晨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視角 第108節,第四視角,莫晨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文琪家住在海都閔行區的一棟老筒子樓。
她出生於a型輻射前,父母都死於那場可怕的輻射,她只能與年邁的外婆相依為命。五年前外婆也去世了,她沒有結婚,更沒有子女,就這樣一個人照顧自己。生了這場病後,也是請的護工來看護自己。
她所有的親人,早已死在三十五年前那場殘忍的輻射裡。
一個大病初癒的女人拎著行李箱,艱難地向上走了幾階樓梯。周文琪便放下箱子,靠著老舊的樓梯扶手喘粗氣。千辛萬苦走到了三樓,只剩下一層就能到家。周文琪忍著虛弱的身體和暗痛的手術傷口,終於,來到四樓。
一抬頭,她便愣住。
“這是個什麼東西?”
只見她家門口,兩戶人家的中間,突兀地多了一個掛在牆上的黑色機器!
這東西就像個水電錶,和正常的電錶差不多大小,通體全黑,泛著冰冷的金屬光澤。
周文琪好奇地看了好一會兒。估計是鄰居新裝的什麼儀器,她沒再多看,掏出鑰匙,走進家門。
與此同時,她並不知道,同樣的情況在海都市的各個角落都有發生。
這一百多位病人及家屬,剛回到家,便在自家附近不遠處,發現了這些奇奇怪怪的黑色“電錶”。
病人們完全沒把這東西和附屬醫院的“院內洩漏”聯絡到一起,有好奇的詢問了周圍鄰居,鄰居也只簡單地說了句,是政府統一安裝的,也不曉得是個啥。大家都懵懵懂懂,只能奇異地望著這一個個黑色鐵疙瘩。
然而,如果此刻有人從海都市高空俯瞰全域性,便會驚奇地發現,這一百多位病人和家屬,加上許多今天被允許離院回家的醫護人員,他們正好分佈在海都市的各個角落,將這座城市完美包圍!
平均每十平方公里就會出現一個海都附屬醫院的出院病人,或者醫生、護士。
而他們每個人的住宅旁,都安裝了這麼一個黑色鐵疙瘩!
眾人離開醫院時,已是下午五點。
等所有人都回到家、安頓好,被困在醫院兩週的身體早已疲憊不堪,好不容易回到溫暖的家,大多人早早地就睡了。只有極少數人和朋友聊著醫院裡的不易,並且八卦醫院不允許他們出院的真實原因。
【文琪,到底是什麼事啊,你怎麼現在才出院。】
【我也不曉得啊,不過總算出院了。等下週我應該就能回公司上班了。】
【誒要不你再休息會兒吧!】
和同事聊了會兒,周文琪看了眼牆上的時鐘。
凌晨一點半。
她該睡了。
關閉手機,整個人蜷進被窩。良久,她似乎隱隱約約進入了夢鄉。那是一個嘈雜飛速的夢,世界光怪陸離,一幅幅畫面如同走馬燈,高速地在自己眼前流轉。突然,好像有什麼叮叮咚咚的聲音響起。
周文琪猛然驚醒。
她急忙下床檢視,終於,她驚愕地看向自己緊閉的大門。透過小小的貓眼,望著門外那個黑色鐵疙瘩。
……鐵疙瘩,在輕輕震動!
一個紅色的小光點在鐵疙瘩的表面,快速閃爍!
這、這是什麼?!!!
……
這是什麼?
這一個個黑色正方形金屬箱子,正是海都市邏輯研究所緊急改造出的,邏輯因子探測儀!
邏輯因子探測儀的製作非常繁瑣,其中有一種稀土材料非常罕見,所以放眼整個華夏,都只有三百多臺檢測儀。十三天前,海都市向全國其他八大使用者委員會徵用探測儀,透過私密渠道,瞞著所有使用者,秘密送到海都邏輯研究所。
經過一週多的改造,這些檢測儀全部被加上了加速器。
它們被偷偷安裝在這上百位出院者的家宅附近,時刻檢測這些出院者身上的邏輯因子動靜。
同一時刻,海都市邏輯研究所。
潮溼冰冷的崖洞實驗室內,灰髮女隊長雙手抱臂,冷酷地站在滿牆顯示儀前。
從這些出院者離開醫院的那一刻起,駱笙、徐啟、蔣文濤……還有蕭矜予,所有人便站在這堵牆前,一秒不落,仔細謹慎地觀察這二百多個檢測儀的反應。
忽然,一道刺耳的警報聲響起。
徐啟:“是閔行區,第48號檢測儀!”
蔣文濤:“我查到了,在閔行區甲子路,紡織廠的宿舍樓!”
蕭矜予迅速看了眼牆上的電子鐘,望著“02:00”的數字,他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