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78【兩部新劇】,調教香江,王梓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記者堆裡擠出去,半點資訊也沒透露出來,放出訊息造造勢就可以了,說多了反而不美。
其實最初康劍飛打算拍的就是《尋秦記》,連電視劇本都寫完了,結果跑到電視臺的道具倉庫裡一看,裡面的古裝戲服根本不分朝代,顏色也呆板得很。
在香港拍電視劇是很省的,不只是tvb摳門,麗視這邊也差不了多少。
康劍飛忍痛從夢工廠抽了500萬資金注入電視臺,除了重新設計古裝戲服外,還更新了臺裡的舞臺裝置,剩下留在臺裡做開銷——已經快發不出工資了。
《尋秦記》的拍攝暫時要緩一緩,不過卻不能沒有其他動作。康劍飛乾脆找來麥當熊、蕭若原商量,把《陀槍師姐》的故事拿了出來。
《陀槍師姐》算是經典港劇之一,在原時空裡拍了一部又一部,每一部的收視率都很高,是罕見的長壽劇。再加上改編自《皇家師姐》的噱頭,隨便炒作一下,都能吸引來無數的觀眾。
至於這部電視劇的情節,康劍飛現在只記得一個梗概,要他寫根本寫不出來。所以只能讓蕭若原來填充內容。蕭若原號稱編劇聖手,別說康劍飛給了故事梗概,就是隻給他一個點子,他也能把故事給編好。
第二天的報紙頭條,無一例外是鳳凰電視臺開臺的新聞,隨後就是鳳凰臺準備改編《皇家師姐》和《尋秦記》的訊息。
普通市民對電視臺改成什麼名字並不關心,他們倒是更熱衷於議論康劍飛的白手起家。不過鳳凰臺準備開拍《陀槍師姐》和《尋秦記》訊息,卻讓普遍讀者期待不已。
不僅如此,《東方日報》還發了一則獨家新聞。說《尋秦記》正式開播之時。原連載小說將會集結出版,購買小說的幸運兒,還有機會獲得電視劇《尋秦記》中項少龍和琴清的親筆簽名。
此訊息一出,頓時引爆了《尋秦記》書迷的熱情,紛紛打電話到《東方日報》社。詢問小說出版的具體日期。
原本麗視收視率低迷的時候,廣告費一再降低,甚至一度到了拉廣告困難的地步。如今康劍飛買下電視臺後,一部新劇都沒來得及開拍,僅僅公佈了電視劇的名字,就有不少精明的廣告主打電話來詢問情況。
…………
…………
方怡華端著幾份報紙走進邵一夫的辦公室,說道:“鳳凰臺那邊聲勢不小啊。”
邵一夫此時還兼任著無線臺的總經理。雖然一大把年紀了,不過精力卻很旺盛,許多事情都要親自過問。他敲敲菸斗說:“剛才天林來過,他的新戲已經有眉目了。叫《萬水千山總是情》。我聽了下他的想法,覺得這部劇很有搞頭,決定讓謝閒和汪茗荃來演。”
方怡華有些擔心地問:“鳳凰臺那邊的《陀槍師姐》,可是《皇家師姐》改編。《萬水千山總是情》敵得過嗎?”
邵一夫說道:“你要相信天林的能力,他是邵氏的老人了。我心裡有數。倒是昨晚鳳凰臺的改變,我們因為警覺起來。”
方怡華不屑地說道:“不就是換幾件衣服嘛,收視率還得看節目內容。”
鳳凰電視臺所謂的改革,節目內容基本沒什麼改變,不過主持人著裝、舞臺風格卻有很大變化。演播室和舞臺燈光裝置都更換過,比無線臺的更加時尚和現代,主持人著裝也不那麼呆板,變得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氣息。
邵一夫雖然覺得應該正視鳳凰臺的這些改變,但他又捨不得花錢,還是決定照原來的樣子做節目。就像方怡華說的那樣,邵一夫也認為節目內容才是收視率的保障,其他都是旁枝末節。
方怡華掃了一眼報紙上康劍飛的照片,眼睛裡閃過一抹厲色。她對電視臺是格外看重的,要是《陀槍師姐》真的收視率壓住《萬水千山總是情》,那方怡華說不得就要使出些歪門邪道了。
三年前方怡華還不是無線臺的製作經理,但花錢買通《天蠶變》主角徐紹強,讓其自動失蹤的主意,卻正是方怡華提出來的。
……
天色已近傍晚,原佳藝電視臺大樓前,周星池買了份《明報》蹲在臺階上讀起來。他的目光一直盯著頭版的鳳凰臺新聞,突然肩頭被人拍了一下,驚得他猛地站起來。
周星池回頭一看,拍他肩膀的那人正是好友梁朝瑋,虛驚一場道:“拜託,你以後走路別一點聲音都沒有。”
梁朝瑋好笑道:“是你自己看報紙發呆好不好,什麼新聞那麼好看?”
“麗的電視臺改名成鳳凰電視臺了。”周星池拍拍手上的報紙,突然又從褲兜裡摸出一張紙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